黑龙江省铁路集团公司
黑龙江省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前身是黑龙江省地方铁路局,成立于1984年。2006年底,通过实施债转股和投资转股,改制为黑龙江省国资委控股、哈尔滨铁路局和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营铁路客货运输,兼营房地产开发、内外贸易等产业。集团公司有12户子(控股)公司,其中子公司有10户、控股子公司有2户。经营管理铁路总里程916公里,其中自营5条地方铁路510公里,受托经营2条国铁线路406公里。
年度工作 2011年,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承受了较大压力。一方面,受到公路运输激烈竞争、电厂用煤结构调整、沈局方向车流紧张、市场需求下降和成本上升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嫩江黑金地区煤矿停产整顿,致使煤炭产量同比减少100余万吨,导致货源减少,致使集团公司货运量及经济增长质量同比大幅下降。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挑战,集团公司认真分析形势,沉着应对,在组织指挥、政策支持等方面立即作出部署,各子公司为争货源、保运量,在坚持做好以往市场营销工作基础上,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增加运输品类,拓展客户资源,丰富货源结构。下半年抓住煤矿恢复开工、产销量反弹的机遇,使突发不利因素影响降到较低限度,运输生产先抑后扬,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年度主要指标 全年完成货运量726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64 334万吨公里,发送旅客9万人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 063万元,完成批准预算的101.76%;实现利润2 118万元,完成预算的132. 38%。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至2011年末,运输安全实现无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事故8 433天。
生产经营情况 多措并举,争抢货源。各公司为争货源、保运量,在坚持做好以往市场营销工作基础上,多措并举,进一步明确实行班子成员包保负责制,“一把手”总负责。同时,千方百计增加运输品类,拓展客户资源,丰富货源结构。在抓好现有货源基础上,还注重培养潜在货源。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沈局方向车流吸引大批粮食客户,并开发新客户,吸引河沙运输,也争取了一部分货源。同时,运输系统和各公司在确保车流顺畅,提高运输效率,提升降耗节点等方面,也做了大量有效工作,保证了运输生产的正常进行。齐心协力,狠抓重点。集团公司上下攻坚克难,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运价调整、桦南通号工程和轨道衡建设、客运延伸等重点工作。林碧公司碧水至加格达奇6957/6958次旅客列车延伸至齐齐哈尔,不仅为林碧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今后集团公司其他线路开通客运积累了经验。嫩江公司和桦南公司从5月1日起,货物运价每吨公里上调0. 02元,增加收入880万元。桦南公司由电话闭塞变为电气集中、微机联锁,使通号设备达到先进水平,轨道衡建设顺利完成。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提升保障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在继续强化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安全基础工作的同时,以调车作业、货物装载加固、道口安全等8项内容为重点,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及隐患进行了认真整改。进一步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开展“三薄三从”安全管理试点工作,从查找薄弱人、薄弱点、薄弱期人手,逐条逐项制定防控措施,从严管理、从细落实、从容应对,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集中财力和物力,确保安全投入,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关键的设备设施上。集团公司全年共投入资金1 116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提升了设备设施等级,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
改革发展 集团公司制定下发《效益工资清算办法》等5个管理办法。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完成《深化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明确规定竞聘上岗、内退、待岗、培训、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技能等级评聘、劳动合同签订等相关政策,并启动实施。同时,开展分配机制改革。由于通胀影响,物价上涨较快,加之企业效益不理想,广大员工收入较低,生活遇到困难。因此,集团公司抽调有关人员集中力量专题调研,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尽力使员工收入得到逐步增长,已形成《薪酬管理办法(讨论稿)》,2012年开始实施。
管理创新 (1)强化成本费用管理。按照年初确立的“全员过紧日子”思想,集团公司总部和各子公司重新修订公务车、招待费、差旅费和电话费管理办法,对各项费用均制定严格的费用指标。通过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减少预算外支出,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总部及各公司管理费用支出均控制在预算之内。在挖潜提效方面,各公司抓住节能降耗节点,持续加大对燃油单耗管控力度。全面开展燃油低烧工作取得实效,全年节约资金42万元。(2)强化资产管理。集团公司重新修订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修改月份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使月报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通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摸清了企业家底,为查找漏洞和防范风险、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3)强化物资采供管理。重新修订《物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物供部门采购行为和工作标准,保证机车专用油的直供,满足运输生产用油需求,并节约采购资金20万元。 (王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