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1)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省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开展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运维管理工作,模拟触发地震,调试指挥技术系统并做好记录,向中国地震局备案。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开展地震应急中心建设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2011年度更新黑龙江省地震事件目录,完成全省市(地)的房屋数据(city - building2)更新,加工完成部分灾害危险源数据的矢量化。收集全省的救灾物资数据,相关行业救援队数据。(2)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修编情况。2011年4月,黑龙江省防震抗震领导小组正式更名为黑龙江省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同时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8家调整扩大为51家。各成员单位修订完善本部门预案。地震应急检查工作落实情况。10月19日至11月2日,由省地震局、省应急办,省发改委、省民政厅和省安监局组成的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组,对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大庆市和大兴安岭地区进行抽查。检查组听取市(地)政府(行署)关于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了应急救援队伍、避难场所、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社区等基层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地震应急演练落实情况。2月22日,黑龙江省地震局、省应急办联合举行《黑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指挥系统模拟实战演练》。演练现场设立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心会场和大庆市应急数据处理中心分会场。省政府、省军区、中国地震局领导,省应急办、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主管领导,市(地)政府领导和地震局局长,省地震局有关人员130余人参加此次演练。8月,参加在吉林省举办的东北三省一所地震应急联动演练。应急救援科普宣传教育情况。利用“5·12”、“7·28”等防震减灾宣传日,大力宣传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地震灾情速报网络建设和管理情况。“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继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与各有关部门对避难场所标准、设备进行完善。(3)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级地震救援机构建设情况。2011年黑龙江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原来的28家调整扩大为现在的51家。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各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情况。黑龙江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由监测预报组、灾评与科考组、综合组的地震和结构等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各市(地)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震时由地震应急工作人员组成。各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情况。8月11日,黑龙江省武警部队应急救援队揭牌暨授旗仪式举行。11月3日,省地震局和省武警总队在省武警总队训练基联合举办省武警总队应急抢险救援队力量建设现场观摩会。(4)应急救援条件保障建设。地震现场应急装备建设情况。2011年黑龙江省地震局更新完善应急物资3万余元。(5)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情况。对1月15日五大连池4.2级地震应急处置。全局职工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应急工作。本次地震应急响应及时,工作开展顺利,处置效果良好。此次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10月14日,俄罗斯阿莫尔州斯科沃罗季诺镇(距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边界以北92公里)发生6.6级强有感地震,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有感,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前往震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工作,此次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刘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