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切实加强中考指导和管理,各地市进一步完善中考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命题(翻译)、印题、取卷、保卷、施考、阅卷、登分、录取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杜绝了招生工作中失密事件发生,实现全省无一上访的平安中考。坚持教育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严格执行中考加分政策,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推动各地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定校配额制度,截至2011年底,已有14个地市企全面推行定校配额制度。其中,双鸭山市配额比例达到92%,鸡西市达到77%,七台河达到70%,农垦系统已经全部配额到校。2011年,在牡丹江管理局进行取消中考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在充分征求各地意见基础上,制定指导意见。在15个地、市、企中,有9个全面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其他地市研究制定实施方案。2012年开始实行过程性学业成绩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等办法,降低中考难度,切实减轻初中生过重课业负担,缓解学生升学压力。大力规范办学行为,针对跨地域违规招生问题,制定《关于严格规范公办中学学生学籍管理严禁跨地区违规招生的紧急通知》,在召开2011年地市中考工作汇报会上,与各地市联合签署《关于规范办学行为,建立跨地域转学和严肃中考纪律合作机制的会议纪要》,禁止择校,禁止跨地域违规招生,引导学生就近入学,稳定生源,办好每一所学校。对各地反映较为集中的大庆一些学校抢挖生源行为予以纠正,大庆教育局处分一批违规招生的校长和教师。针对教师乱补课的问题,省教育厅内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评优晋职一票否决”等方式,使乱补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工作,各级教研部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进一步为校本教研做好深入调研、指导和服务工作,发挥国家级校本教研基地和联片型、反思型、基于信息网络覆盖城乡的以校为本教研的示范、带动作用。 (谷光辉 吕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