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
组织哈尔滨市高校开展区域大宗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形成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哈尔滨市39所高校米、面、油总签约量超过750万公斤,金额近4 070万元,低于市场同类同质商品5个百分点,共计节省48万余元。积极推进“农校对接”工作,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推动哈尔滨市高校“冬储菜”和粉条总签约量近41.5万公斤,合同金额55.3万元,低于市场价9个百分点。规范伙食物资采购准入制。会同质监、工商等部门对高校伙食物资准入企业重新验资验照,对商品质量和价格进行监控,保证制内商品价格低于市场价2~3个百分点。建立伙食价格信息公示平台,公示市场食品类价格、学生食堂大宗物资准入制价格、联合采购价格和食堂主副食售价,使高校伙食部门能及时了解到原材料最低采购价和合适的饭菜售价。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并落实全省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校食堂临时补贴政策。累计落实专项补贴资金近573万元(其中财政安排311万元、学校自筹262万元),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负担,缓解学生食堂的运行压力。加大食堂监管力度,针对19所伙食工作薄弱的高校食堂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解决承包商建设并经营学生食堂引发的矛盾。加强餐厨废弃油脂的管理。推进高校节能工作。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通过强化教育、科学管理、广泛应用新技术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举办节能宣传周活动等“节能减排,高校行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力量编制一部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片。强化高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管。联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高校学生用床上用品质量进行专项检查,严禁“黑心棉”进入校园。加强对学校代购床上用品的监管和学生自带自购床上用品的管理。开通网上意见箱,畅通信息渠道。在省教育后勤信息网上开通了高校后勤工作意见箱,并向全省高校师生公布,畅通了与高校师生员工的联系,及时了解高校后勤工作动态,加强工作指导。(谷光辉 吕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