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日报》

 2011年,《黑龙江日报》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继续秉持“跟省委、抓大事、强处理”办报理念和编辑方针,深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开展站位、声势大、效果好的宣传报道,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1)1月19日,《黑龙江日报》在“精彩跨越——喜看龙江‘十一五’”专版,用整版刊发《北大荒:大农机推动现代化大农业》,详细报道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使北大荒垦区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1.8亿公斤,占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的1/3强,创造了共和国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宣部新闻阅评评价:《黑龙江日报》突出报道北大荒“十一五”期间创造的奇迹,为黑龙江省实现粮食千亿斤产能工程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促发展、求实效、惠民生”主题报道战役是省委宣传部重点部署的一项贯穿全年的重点宣传报道工作。自2月21日启动后,《黑龙江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连续刊发《大手笔民生建设、聚力百姓福祉》、《四大工程诠释健康龙江》、《改造棚户区、全力保安居》等报道70余篇,刊发专版14个,内涵丰富。在报道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等重大主题时,将民生意识融入其中,通过民生视角的呈现,使群众感受到黑龙江省发展战略与民生息息相关,并将最终惠及民生。既有《五十八项任务指标落实年终交卷》等全局性、综述性的报道,又有关注住房、医疗、物价等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的《爱心超市暖人心》、《新春民生大餐让百姓倍有面子》等报道,用翔实的材料和数字增强说服力,用鲜活语言增强感染力,为时代发展鼓与呼,为社会进步助力。(3)6月11日,《黑龙江日报》在“红旗飘飘“创先争优”加快发展”专栏中报道《铁人精神的传人——记大庆钻探公司鲁迈拉油田项目副经理李新民》,记述了1205钻井队在第18任队长李新民的带领下,在国内累计进尺232万米,钻井1 868口,相当于钻透262座“珠穆朗玛峰”。1205钻井队凭借一流的技术、过硬的作风、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进军海外,不仅取得优异成绩,更为铁人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4)自6月24日起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崛起的黑龙江》,用大量事实真实地反映出黑龙江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所取得的成就。刊发的《稻海大美建三江》,在报道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时,在其“延伸阅读”中列出图表,报道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幸福指数快速提高,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情况。《哈尔滨:保障房圆百姓安居梦》的“延伸阅读”中讲:“过去,对哈尔滨人来说,让水龙头里流出纯净的山泉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现在,400万哈尔滨人都喝上了山泉水”。这些报道对于激发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的信心,为全省跨越发展凝心聚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5)从7月2日开始,《黑龙江日报》设立“庆七一、学讲话、忆党史、看发展”专栏,跟踪报道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考察活动。刊发的《打造美丽城市的生动实践》、《老工业基地绽露新曙光》、《改革引领和谐发展的双赢之路》和《中华大粮仓的龙江答卷》等报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点明主题,文字生动、亲切感人、真实可信。(6)把全省公路“三年决战”作为一场惊天动地的报道战役。几百篇生动翔实的报道,几十个图文并茂的专版,用一组组公路建设助推“八大经济区”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数字,用一条条通车公路服务百姓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真实事例,把“三年决战”的成果展现给全社会和全省人民。(7)10月24-25日,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在哈尔滨召开,《黑龙江日报》26日在1~3版推出大篇幅报道,1版只有两篇稿件,上部用1/3版面刊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部用2/3版面刊发《中共黑龙江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在哈尔滨召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龙江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的消息,并配发省委书记吉炳轩代表省委作重要讲话的图片和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现场图片。采用通栏大号粗黑套红,加大题区,凸显报道内容的重要性。将黑龙江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重点提炼出来,排放在正文上方,起到了突出报道思想、烘托氛围的作用。(8)全省新闻系统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黑龙江日报》陆续刊发走进哈尔滨、走进农垦、走进大庆、走进黑河、走进绥化等70个专版。设置《走基层看发展——驻站记者行动》、《走基层看发展——记者在现场》专栏,保证每天各版都有稿件见报,进一步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树立了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刊发的《走进大庆·2011大型系列报道》、《小镇建设正酣时》,将触角伸向普通建设者,记录他们的酸甜苦辣,记录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读者的好评。(9)自10月下旬开始,在1版头题位置开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地巡礼”和“文化八大工程建设进行时”专栏,刊发有分量、有深度的理论文章。其中1版推出《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谈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等5篇系列评论,引领舆论走向。在文体新闻版开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一访谈录》,采访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和艺术院团的相关负责人,围绕黑龙江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积极建言献策。地方新闻版连续以整版篇幅展现全省各地文化建设,设置的《决策者说》、《地方论坛》、《记者点评》、《数说文化》等栏目,以灵活的形式、短小的篇幅、清新的文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10)在黑龙江省一跃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双第一的省份之际,《黑龙江日报》服务全局,深刻思索,确定主题为“站在顶峰的黑龙江农业如何向新的高峰攀登——把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向现代化农业再发力”,记者们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腰包鼓起来、龙江大粮仓大农业功不可没等诸多方面对“双第一”作了7次深度报道,在全省上下引起良好反响。 (刘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