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晨报》

  2011年,《黑龙江晨报》依然奉行“理性、责任、观点、建设”的办报理念,关注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话题。7月20日,《黑龙江晨报》独家调查黑龙江省涉案金额最高、涉案人数最多的集资诈骗案件——圣瑞公司特大集资诈骗案,刊发《将才智用于坑蒙拐骗,人生注定挣扎》一文,深度剖析唐贵邦从一名银行信贷员到特大集资诈骗犯的转身过程。文章调查深入,采写细致,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10月11日,《黑龙江晨报》响应中宣部的号召,展开的一组走基层系列报道。《征地补偿身家200万,李春江还干淘粪老本行》获得良好社会反响,记者抓住一位即使身价百万、依然热爱自己的老本行——掏粪的典型人物,记述了掏粪工的事迹。记者还与掏粪工亲身体验掏粪的经过,不畏苦不畏艰,真正体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精神,报道语言平实细致,图文并茂,真切感人。7月21日,联部街58号一座6层居民楼瘫塌。记者在赶往现场后,不仅及时记录了现场信息,还敏锐地捕捉到这场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是因为有老刘和小夏,他们在发现险情时,想到的是整个单元居民的人身安全,是他们挨家挨户的通知,才使得全单元的人都紧急转移出去,没有造成人员伤害。全城媒体都报道这起事故,《黑龙江晨报》抓住了这一亮点。读者在了解这起事故的同时,也都对老刘和小夏的忘我精神表示出了敬佩之情。7月28日,《黑龙江晨报》对中央大街“阳台音乐秀”突然停止举办进行关注。在这篇报道中,《黑龙江晨报》在进行全面报道时配发评论员文章《中央大街“阳台音乐秀”不该停、不能停》,这篇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及来哈尔滨游览者的共鸣,评论文章注重事实,文气顺达,观点犀利,延续《黑龙江晨报》言论报道的一贯风格,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出面调解,最终中央大街“阳台音乐秀”又重新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见面。9月21日,《黑龙江晨报》对“美国雷锋”保罗来在哈尔滨10年捐20万美元做公益、身患癌症冰城人民伸援手一事进行报道,《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刊发后,哈尔滨市各界热心市民纷纷为保罗献爱心,更有热心人士不计回报、不留姓名,一次为保罗捐款15万元。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在《新华每日电讯》上以《“美国雷锋哥”保罗:我为中国人民做点事,中国人民让我获新生》为题进行报道,此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表扬。中央领导就此稿要求新华社开立专栏《好人好报、以德报德》。《黑龙江晨报》对保罗几次化疗全程报道,把保罗乐观的精神传递给广大读者。8月11日,《黑龙江晨报》刊发文章《楼上跑水楼下关闸,居民十天没水喝》,这本是楼上楼下一起普通的邻里纠纷,但是由于两家都不出面商量解决方案导致全单元的人都没有水吃,《黑龙江晨报》对这起居民纠纷关注后,所在地派出所的干警,在社区和法律人士的陪同下,打开水闸,并全程录像,随后封存居民家的门钥匙,这起邻里纠纷在派出所的介入下得到妥善解决,受到居民的好评。10月12日,《那边电力大厦拆除拍手叫好,这边少年宫广场出个“绿塔”不伦不类——这个丑八怪太扎眼》一篇报道引起哈尔滨副市长魏伟的注意,仅10余天,这个“丑八怪”就被拆掉。9月1日刊发的《大美湿地》采访深入细致,素材翔实,完美地展现了哈尔滨湿地风光。 (于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