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概 况

  2011年,国家进一步实施宏观调控,传媒与报业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运营成本持续大幅攀升,给集团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7.04%;广告总收入较上年增长8. 76%,增长速度高于上年0.7个百分点。在消化纸张、人力成本2 200余万元的条件下,全面完成了党组年初制定的利润指标。集团新闻出版板块以坚守“政治家办报”理念为基础,以巩固舆论阵地为目标,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载体,努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自8月起,《哈尔滨日报》在要闻版、社会时空版、县域新闻版、《新生活商刊》专刊,分别推出《走基层·探访新战略最前线》、《走基层·生活写真》、《走基层·下乡日记》、《走市场,看真相》等专栏,共刊发报道近100篇。《新晚报》推出《接地气、写民生》等专栏,连续刊发多篇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民生报道。《都市资讯报》头版推出“编者点题”,资讯和服务两个版成功改版,使资讯服务类信息更加明晰。制定出台版式规范,再次上调广告价格,积极寻求大型战略合作伙伴,增加实用消费类广告信息版,全力打造集新闻、信息、广告于一体的《都市地产》等广告专刊。以读者俱乐部为主要载体,全年策划多项办报经营一体化活动,编辑部全员参与其中,经营指标落实到人,多位编辑年度广告承揽额分别突破10万元、20万元和100万元。《家报》编辑部全体走访哈尔滨市上千个报摊,结合读者和集团发行部门的调研反馈意见,对版面进行重新整合,撤掉伊甸园版,在家事新闻板块增加大城小事、海外、微新闻、往事4块新闻版。教子版由1个版扩为2个版,变1块娱乐版为2块娱乐版;对版式进行重新设计,原故事加导读的一版改为导读版,刊发大幅新闻图片,配大字标题。精心采编的《亚布力开荒男一口气“娶”了仨老婆》、《三孔桥上的爷们儿挺仗义》、《别把恨前夫当日子过》、《花10万学防小三,是不是有点二?》等稿件,引起读者的普遍热议。好太太俱乐部、老友乐俱乐部自成立以来,会员人数均已超过万人。《新晚社区报》年内经历从改名、调研、招聘、培训、试刊、发行、创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创刊前期工作。3月初,注册新晚社区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和《新晚社区报》商标。编辑部组建后,制定出新闻采访中心、编务中心、营销中心、出版中心全员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质量考评及报酬支付办法,明确了实行采访、编辑、承揽广告、发行征订“四位一体”的责、权、利挂钩工作模式。按照“写精稿、拟精题、编精版、办精报”的办报方针,试刊稿件力求做到“独家独家再独家、可读可读更可读”。试刊10期,广告创收923 520元,并创单期零售9 000份的销售纪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科学发现报》更名为《新晚社区报》,拟于2012年1月6日创刊。《国际日报·华夏商务》站立外宣前沿,刊发的“哈尔滨跻身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松浦大桥捧回国家鲁班奖”,“哈市打造‘中国云谷’”,“外资银行大批涌进冰城”等报道,展现哈尔滨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相继推出哈尔滨湿地游、哈尔滨路桥建设、哈尔滨“哈洽会”、哈尔滨农博会等专版。年内共推出200余个专版。对外报道部全年在中央级媒体发稿61篇。《水源地保护守护者张昆林:为了300万人的清泉》和《哈尔滨旅游做足水文章》两篇报道,在《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发表后,得到市委书记盖如垠的重要批示。广告管理部以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3项工作为切入点,广告经营取得可喜成绩。2011年,《新晚报》广告经营总额首次突破3.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集团全部广告收入突破3.8亿元。房地产广告经营额达1.1亿元,增幅达97.9%,在集团广告历史上,房地产成为首度突破亿元的行业。9项大型活动拉动广告业务量增长,全年创收2 389.9万元。市委调整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领导班子。7月28日,市委第12届86次常委会议决定,徐民虓任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经理、党组书记。11月9日,市委第12届93次常委会议决定,孙忠斌任集团总经理。11月10日,市委宣传部部长办公会议决定,宋昌平任集团总经理助理,于天夫任集团总编辑助理。在年内举办的“中国传媒大会.2010年会”上,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荣获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十大城市传媒集团”称号。集团再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康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