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概况
2011年,全省档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全省档案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1)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机关档案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市地县已全面完成各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审批工作,省直机关完成近半。在坚持对机关单位档案业务常规指导和年度检查的基础上,一些地区采取发放合格证、签订归档责任书、在公共媒体上搜集重大活动信息等新方法、新措施,促进了机关档案及时规范归档,各级机关单位档案工作检查覆盖率达50%以上。推进机关电子文件归档备份,省档案局与河北签订建立互为备份基地协议。经济科技档案工作得到加强。围绕经济建设发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找准服务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为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对《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宣传贯彻工作,下发《黑龙江省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办法》,召开第2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论坛,依法对省国资委出资企业进行档案执法检查。按照《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完成对全省公路、水利、鸡图公路、鸡西荣华二斜井等8个省级项目的档案验收,确定鹤岗鸟山煤矿为《国家煤矿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试点单位。以民生档案工作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档案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大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与涉民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措施,出台相关办法,丰富馆藏,重点抓好社保、医保、城市动迁、社区、职工档案补办认定等方面的档案工作。开展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建工作,全省为7 635名丢失档案职工补办档案,累计为2.8万余人补办职工档案。社区档案进一步规范,社区档案规范建档率达90%以上。针对群众需求,将涉及民生的档案优先接收征集进馆、优先数字化、优先开放利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新进步。制定《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评分标准》,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申报推荐工作,确定北安市、宁安市为黑龙江省201 1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试点单位。档案部门与涉农有关部门合作,整合农村档案信息,建立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建立远程教育网站,开辟专门涉农栏目,积极推进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作。切实加强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与林改部门密切配合,对全省12个市地、21个县、20个乡镇、53个林业局(站)进行档案管理专项检查,作为省政府牵头的林权制度改革质量验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验收工作。(2)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档案展览成绩显著,围绕建党90周年主题举办档案展览成为档案工作亮点。省档案局举办《黑龙江红色记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展览,与省检察院、省直机关工委、省保密局等单位合作,分别举办《法治与责任——全国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展览》、《辉煌的火焰——纪念建党9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全国窃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展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档案馆教育功能不断拓展。充分发挥档案教育功能,与教育培训、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相结合,不断创新档案服务形式,丰富档案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大了档案部门影响力。通过编缉出版档案图书、拍摄专题片、在当地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增设档案讲座,在报刊和网站上出版发布纪念特刊等活动宣传了档案工作,受到好评。档案与现行文件查阅利用取得新成效。积极为编史修志、学术研究、经济建设、宣传教育等活动提供档案查阅利用,同时配合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推动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接待档案查阅者8.3万人次,调阅档案近2万卷件册,现行文件总数达17余万件,当年新增1.2万件,接待现行文件利用者8 000余人次,为查阅者办理养老保险、落实政策、课题研究等提供了档案资料和文件依据,解决各种问题5万余个。(3)综合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更加扎实。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快接收档案进馆步伐,继续按“撤并转单位优先进馆”的原则,省档案馆接收了省(中)直机关23个全宗3.1万卷档案进馆,并完成接收重大活动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档案进馆。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共接收进馆档案40余万卷(件册),征集各类档案资料4. 65万卷(件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总量已达728万余卷(件册)。档案馆库建设有序推进。全省15个县(市)得到中央中西部地区档案馆2 640万元的建设扶持资金,已开工7家。档案馆库和各项设施建设有了改善,全省共新建档案馆16个,改建8个,新增馆库面积28 656平方米,投入资金1. 33亿元。综合档案馆测评工作取得新成果,鹤岗市档案馆今年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大庆市档案局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实现我省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零”的突破。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投入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资金917.4万元,新建档案网站(网页)15个,档案信息网站(网页)总数已达84个,网站累计点击突破110万次。累计完成录入档案文件级目录1 337万条、案卷级目录244万条、全文扫描2 509万页。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有新进展。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稳步实施。国家档案局补助我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资金300万元,省财政投入300万元,国家档案局对黑龙江省档案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督察。省档案局先后对哈尔滨、双鸭山、七台河等6地市11个县18个乡村的综合档案馆建设、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示范县、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档案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4)档案行政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全面推进档案法制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全省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中。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完善本地区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广泛组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共对6 348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镇村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对358家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通报66家单位,行政处罚94家单位,罚款15.6万元。各地普遍制定“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利用有关节庆日、纪念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开展现场咨询、举办“12·4”法制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等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宣传阵地,开展有效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档案业务培训呈现出新特点。各地档案部门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普遍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档案业务培训。全省共举办教育培训班136期,培训人数达8 670人次。省档案局举办4期上岗和1期专题培训班,各地也相继举办了局馆长培训班、业务骨干培训班及业务创新培训班等。档案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全省档案科技项目立项16个,省档案局与黑河市档案局联合申报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档案科技项目列入2011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省档案学会组织开展档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评审通过优秀论文及论著219篇。档案对外交流实现新突破。省档案局与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档案局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举行会晤,就两地档案工作的现状、征集接收、保管利用、技术保护和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签订《档案工作交流合作意向书》、《2012年度交流合作计划》。(王丹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