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人口和计划生育数据及态势分析

  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保持低生育水平。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2011年全年人口出生率为6.99‰,死亡率为5.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7‰。年末常住总人口为3 834万,比上年增加0.6万。(1)出生总量保持平稳,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较高水平。省统计公报显示,全省2011年出生人口19. 77万,符合政策生育率91. 77%。政策外出生人口1.62万。出生人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特别是政策外生育人数降低,对稳定低生育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2)出生性别比趋向正常,二孩、多孩和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2011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67,比上年下降0.39,其中一孩出生性别比为106.35,二孩为113. 45,多孩为147.03;农村出生性别比为108.35.比上年下降0.55,城镇出生性别比为106.75。出生性别比接近正常值上限。而二孩、多孩和农村出生性别比偏高,对总出生性别比带来影响,但呈回落趋势。(3)《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领证率保持增长势头。2011年,全省领证人数为332.2万人,领证率44.03%,比上年提高10.73个百分点。领证率持续增长的原因:实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带来的政策效应,全省连续两年集中兑现拖欠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补偿效应,群众生育观念变化的选择效应。(4)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育龄人口生殖健康状况得到改善。2011年全省采取节育措施人数为695.11万人,综合避孕率92.14%。全省90%以上的村开展规范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农村综合避孕率保持在87%以上,节育并发症基本杜绝。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普查率达90%以上。在重点开展“三查”服务基础上,拓展乳腺疾病和宫颈癌早期筛查等生殖保健服务和性病、艾滋病预防工作。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人数逐年增加。省内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61个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点工作进展顺利,为育龄群众体检、筛查、检测达100余万人次。(5)流动人口生育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据人口计生流动人口统计报表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流动人口为187.2万。其中,省内流动人口为102. 96万,占55%;跨省流动人口84.2万,占45%。男性流动人口109.1,占58. 26%。流动人口中育龄人群占85%以上。据2011年省内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流出和流人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分别为93.98%和92.14%。(6)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经济社会抚养比持续下降。2006年与2011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对比,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由307.37万增至326.3万,增幅达6.1%;占总人口比重由8. 04%增至8.5 %。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77.93%上升为79.7%。因后者增速大于前者,导致总抚养比由28.32%降至25.5%,人口红利期效应仍在显现。(7)人口城镇化水平提升缓慢。2006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 045.3万,占总人口的53.5 %:2011年全省城镇人口为2 166.2万,占总人口的56.5%。 (张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