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工作
出台“342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奖补机制”和市级减灾社区创建标准,按照“逐级推荐,层级选拔,全面铺开”的原则,确定创建100个省级以上示范社区的目标,全省开展创建活动的社区达到上千个,参与群众达到上万人,形成“一百带一千,辐射几万人”的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40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70个社区被省减灾委员会、省民政厅命名,做法被民政部网站和内部参考刊发。“5·12”减灾日期间,开展预防突发事件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春防应急演练疏散周活动,草原防火和地震指挥系统应急演练活动。在中山花园社区和乐松广场举行减灾展览、专家答疑、消防器材展示的集中宣传活动,组织了人员疏散和消防高楼救援演练,副省长孙永波参与宣传演练活动,并出席省减灾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新闻媒体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连载避险常识和减灾防灾知识。加大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与抗震设防、防震避险知识的普及,宣传受众面不断拓展。为进一步夯实减灾基础建设,制定村级预案样本。依托市县、联合国家减灾中心分别组织了5 966人的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和4级灾害信息员培训,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组织各地排查和评估风险隐患,编制全省风险隐患图。在穆棱市、肇源县、海伦市的4个乡镇、12个村为试点,探索民政部门支持困难农户参加农业灾害保险、受灾保户在理赔资金中留足明年投保资金、实现一次投入持续多年投保的新模式。 (邹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