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刘 军 1964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8月任现职。
副书记:董文琴 张 超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有民
县长:董文琴 1972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8月任现职。
副县长:李维之 马 平 王宏伟
魏本玉 钟兆斌 高 岩
县政协主席:王文成
【概况】
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南岸。辖区面积3 000平方公里,地貌为“七分山水三分庄园”。辖3镇、5乡、67个行政村、253个自然屯,总人口26万,耕地面积8.4万公顷。地理区位优越,位于哈尔滨市、佳木斯市、鸡西市、鹤岗市四大城市中心一线,同三、鸡讷、铁通和同哈四大国省干线在方正县城交汇,即将开工建设的哈佳铁路横贯方正全境,水陆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良,境内大小河流21条,森林覆被率达70.3%,拥有同纬度面积最大的天然莲花湖,是距哈尔滨市最近的省级原始森林公园;矿产资源富集,石油、煤炭等各类矿藏20余种,有全省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石英石矿床。方正县是全国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国家级银鲫繁育基地、中国方正大米之乡、中国富硒大米之乡、中国文化艺术(剪纸)之乡、东北特色侨乡。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增长15.2%:全口径财政收入3.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48%和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增长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6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 319元,分别增长I9.2%和22.8%。
农业 粮食总产量达5.95亿公斤。投入5 500万元,率先建成哈尔滨市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农业现代化园区。30万吨稻米加工园区项目投产,五芳斋、中粮、北大荒集团落户方正县,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功举办“方正大米”杯走进世界地理标志摄影大赛、方正大米新品北京进社区展销月、组团参加上海绿博会等活动,品牌效益迅速提升,正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
工业 做大园区平台,争取开发区用地指标26公顷,投资2 177万元完成东区“三横一纵”道路硬化。吸引投资3 000万元启动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园区吸引力、承载力明显增强,全年新落地开工项目5个,完成投资2.6亿元。投资10.4亿元的高楞、胡铁岭风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星火、大秃顶子两个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风电场获国家能源局批准,投资40亿元55万千瓦的歌美飒沿江风电开发项目开始测风,投资25亿元的沈阳远大风电场项目签订协议,总投资25亿元的硅材料工业园项目完成探矿,投资2.2亿元LED光电制造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400亿元的华能核电项目完成前期勘测,中煤龙化集团总投资2.8亿元的60万吨露天煤炭复采项目进行矿权转让等相关手续办理,石油勘探项目完成方19井和方21井钻探工程,并已进行数据分析,晟丰纸业复产、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进行了洽谈。
城乡建设 加快滨水新区建设,商务中心和文史馆项目主体完工,“两横两纵”路网完成路基工程。推进老城区改造升级工程,新增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精品小区16个。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南直路景观大道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7条道路新建改造,集中供热能力提高65万平方米,完成5 000户燃气入户工程和日供水能力6 000吨供水扩建工程,建成日处理能力8 000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垃圾200吨的城镇垃圾处理场完成选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成通乡、通村硬化公路67公里,硬化总里程达到660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畅通率达100%。实施电网改造、通讯网络建设、数字电视升级工程,城乡基础环境全面改善。
社会事业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投入3 658万元新建哈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方正县实验小学。免收高中生学费、择校费,率先在全省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投入资金3 860万元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二甲医院,成为哈东地区医疗急诊急救中心。提高保障水平,配建廉租住房184套、经济适用住房461套,改造农村泥草房1 802栋,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41元/月和1 350元/年,“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60%,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 按照“一心六园”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了产业孵化中心、木制品工业园、食品工业园、硅基新材料工业园、生物医药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同和现代物流园。争取用地指标28.6公顷,投资1 700万元完成“三横三纵”道路硬化。总投资7. 25亿元的冠强光电、天地药业、大昌实业、龙酒酒业、产业孵化中心等5个大项目入区开工建设。率先启动滨水新区建设,推动城市规模扩张,投资1.4亿元4万平方米商务中心和投资4 000万元1万平方米文史馆项目主体完工,“两横两纵”路网同步推进。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借鉴先进经验,一次性集中投入5 500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水稻现代化农业园区,建成一批次可供芽种0.8万公顷的智能化浸种催芽车间、666. 67公顷标准化方田、117台(套)大型农机合作社和1 500平方米国内首家稻作文化博物馆,积极探索园区经营模式,实现了土地经营集约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园区农民工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