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伊春市

  市委书记:王爱文 1962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6月任现职。
    副书记:高 环 李前龙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爱文(兼)
    副主任:陈学平 霍明瑜 王忠秋
    关思伟 黄志伟
    市长(林管局局长):高环 1965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7月任现职。
    副市长:何忠海 马建路 侯颖达
    李伟东 李龙吉 林管局
    副局长:程洪胜 林宏坤
    安虎贲 白 波
    市政协主席:耿意志
    副主席:张金铸 柴振山 佟建民
    崔卫国 安忠辉 苗青远
    【概况】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伊春山川秀美,林海浩瀚,四季分明,生物多样,自然生态和城市相融,是典型的林业资源型、生态园林型城市。全市行政区划面积32 759平方公里,全林区施业区面积396万公顷。伊春市是以伊春区为中心区,由21个卫星城镇组成的群体城市。现行体制为政企合一,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业管理局合一。辖1市(县级)、1县、15个区,其中13个区分别与所在地林业局实行政企合一体制。伊春林业管理局辖16个林业局。总人口1 262 624人,比上年末减少6 889人。有林地面积384.2万公顷,森林覆被率为83.9%,活立木总蓄积2.56亿立方米;山特产品储量大,山野菜102种,食用菌30余种,山野果32种;动植物物种丰富,高等植物1 390种,兽类67种,鸟类274种;已发现矿产资源45种;境内共有河流702条。伊春是黑龙江省主要森林生态旅游区,特别是森林、地质、河流、空气等旅游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生物景观、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景观等独具特色,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伊春市的市树、市花和市鸟分别是红松、兴安杜鹃和啄木鸟。伊春市先后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和提名资格城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五连冠”。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3年全省第一,公众安全感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综治工作连续10年被评为省达标优秀单位,连续两届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
    2011年,伊春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抓住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天保”工程二期工程的机遇,深入开展林区“第三次创业”,持之以恒保生态,森林资源得到明显恢复和发展。接续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全年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实现1 046 344万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木材精深加工业增加值251 689万元,比上年下降6.1%;生态旅游业增加值176 648万元,比上年增长40.5%;特色种养与加工业增加值357 449万元,比上年增长44.8%;冶金建材及矿产开发业增加值226 712万元,比上年增长8. 2%;绿色能源产业增加值33 846万元,比上年增长53.9%。2011年,伊春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生态保护 深入实施天保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严管林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森林防灭火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强化林地“三乱”现象治理。营造林工作不断深化,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25万公顷、造林绿化8万公顷。珍贵野生物种群有所恢复。统筹实施林场所撤并和烧柴改革。全市森林覆被率提高到83.9%,其中林管局已达到86.5%。森林蓄积增加到2.56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被率实现“双增”。林木年净增长量由500万立方米提高到700万立方米以上。通过深入开展保护红松行动、定期发布年度生态报告、开展森林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创办东北亚生态论坛等活动,伊春市保护生态的理念和做法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了较大影响。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
    城市建设 滨水工程、交通工程、景观工程及高端小区等项目启动实施,省运会体育场馆及林业中心医院改扩建等公益项目加紧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计划。中心城区和旅游名镇主街拓宽、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和美化、绿化、亮化同步推进,城市功能品位进一步提升。
    转型升级 2011年,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2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蓝莓产业全方位推进,品牌在全国、全省已经叫响,以升辉集团、五营忠芝集团、上甘岭双蓝集团为龙头的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组培繁育能力达到4 000万株,人工种植面积600余公顷,加工能力达2万吨;木制工艺品发展进入新阶段,被授予“中国木艺之乡”称号;第2届东北亚生态论坛和第11届森林生态旅游节举办,旅游年接待482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招商引资 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范服务措施,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围绕五大接续替代产业,按照拉长产业链条、横向膨胀规模、发展高端产品的思路谋划项目。市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到北京、香港、上海、大连、南京等地招商考察。市直各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局)按照招商指标任务积极行动,瞄准与全市产业发展方向上有共同点的大企业、大集团,主动推介洽谈项目,邀请客商来伊春考察。2011年,共接待来伊春考察洽谈项目的投资客商400余人次。招商项目进展顺利,西钢扩能、铁力钼矿、天和纺纱、上甘岭“双蓝”等项目相继投产或开工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度假服务区、旅游地产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截至2011年末,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7.6亿元人民币,超额完成全年200亿元的工作任务,同比增长52.4%。其中引进国内项目228个,八大园区入驻企业达到84户,完成投资78亿元。投资总额超亿元81项,到位资金160.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l 610 5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79 839万元,增长3.3倍;第二产业投资713 012万元,增长33%。新开工项目增多,投资额增大。全市施工项目303个,比上年增加46个,增长17.9%,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255个,增加70个,增长26.2%。新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6.6亿元,同比增长25.3%,占全部投资的60%。大项目增加,带动作用增强。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69个,比上年增加30个,增长76.9%,累计完成投资86.8亿元,增长6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3.9%。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快,施工面积增加。伊春市房地产开发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因素的影响,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共完成投资17.7亿元,比上年增长60.2%;房屋施工面积1 976 740平方米,增长27. 6%;房屋竣工面积1 049 626平方米,增长1.2倍,竣工率达53.l%。
    民生 全市就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控指标0.2个百分点。历史性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有效安置森工企业富余人员、下岗职工以及老知青和大集体职工,解决了“五七工”、“家属工”的养老保险问题;补发拖欠项目内养老金和林业企业职工工资;增调林业职工工资,兑现林区教师、公检法干警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工资水平提高1倍多;15万城乡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棚户区改造工程全面铺开,已累积拆迁13万户,共736万平方米,新建住房1 097万平方米,有17万户居民搬人或即将搬入新居,惠及林区人口45万。第五轮“一帮一”扶贫创业工程成效显著。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681元,年均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630元,比上年增长18.6%。城乡就业人数49.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1.1万人。
    【伊绥高速路全线贯通】
    伊春市第一条高速公路--伊绥高速公路,历经3年建设,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通车。伊绥高速公路起始伊春市青山路西端,途经翠峦区、铁力市、庆安县,终点绥化市,全长236公里,建设投资总额为67.8亿元。伊绥高速路是黑龙江省公路“三年决战”中新建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是纵贯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的公路主动脉,是通往林都伊春的旅游度假快速通道,也是省会哈尔滨通往嘉荫口岸最便捷的通道。
    【伊春一大连一上海航线开通】
    8月27日10时55分,由东方航空公司开通的伊春一大连一上海航线的首航航班MU5667在大连周水子机场降落,标志着伊春一大连一上海航线正式开通。
    【首届森林冰雪欢乐节】
    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2月下旬,伊春市围绕“走进林海雪原、尽享冰雪欢乐”这一主题,举办为期3个月的首届森林冰雪欢乐节。主打“森林”和“冰雪”两张牌,15项大型节事活动,穿林海、跨雪原、看比赛、品美食、戏冰雪、拍冬景,体验冬季乐趣。冰雪欢乐节期间,开展的活动主要有“2011世界六强国际女子冰壶邀请赛”、全国职工滑雪公开赛、全国户外运动俱乐部雪山穿越赛、全地形车穿越林海雪原、自驾车游伊春等体育类活动,以及冬季摄影节暨小兴安岭雾凇节、俄罗斯比罗比詹市艺术团演出、森林食品包装形象设计和林都特色餐饮大赛等冬季旅游系列文化活动。
    【第11届中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
    由国家旅游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黑龙江省旅游局、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黑龙江省林业厅、伊春市人民政府、伊春林业管理局承办的第11届中国黑龙江(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于2011年7月5日至8月31日在伊春市举办。本届旅游节确定“保护森林,珍爱家园”主题。围绕主题,举办“绿色旋律、红色畅想”第2届中国(伊春)森林音乐会,举办“2011中国旅游地产品牌营销创新论坛”、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推介洽谈、“绿色伊春杯”导游员、服务员技能及形象展示大赛、伊春市旅游纪念品评选、“保护森林,珍爱家园”红松认领活动、“林都伊春杯”自行车环城赛等系列活动。本届旅游节的成功举办,突出展示了伊春市夏季浩瀚林海无与伦比的绿色生态,展示了伊春市近年来致力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以及中国林都的自然山水个性,把伊春独具魅力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品牌和精品线路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向更高层次跃进。
    【新青白头鹤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伊春市新青区境内,面积62 567公顷,主要保护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白头鹤及其繁殖地。经鸟类专家实地考察,保护区内白头鹤种群数量近百只,并发现6个白头鹤繁殖巢。2011年4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新青白头鹤保护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龙江省此次唯一获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