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3 586个,其中外资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8个 ,内资企业3 578个;国有企业233个,占6.51%;集体企业424个,占11.85%;私营 企业2 337个,占65.32%;其他矿山592个。开发利用矿种67个,年产矿量16 522.27万吨,其中煤炭产量8 407.52万吨,建筑用砂、石、土等非金属类固体矿石总 量7 583.76万吨。2012年,全省非油气各类矿山实现工业总产值4107182.01万元, 比2011年增长10.74%。其中,煤炭工业产值3 602 167.22万元,占总数的87.7%; 黑色金属工业产值56 515.64万元,占总数的1.38%;有色金属工业产值56 837.23 万元,占总数的1.38%;贵金属工业产值90 293.80万元,占总数的2.20%;水气矿 产工业产值1 662.4万元,占总数的0.04%;建材及其他非金属工业产值299 705.71 万元,占总数的7.30%。2012年,全省共依法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380个(不含市地 发证的乙类砂石土矿),勘查许可证174个,矿产资源两权价款收益实现11.35亿元, 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指标。矿政管理重点工作稳步推进,调整矿业权审 批权限,达到了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良好 效果。改革矿业权审批制度,所有省级非延续类矿业权均召开厅矿业权会审会议审批 ,全年共组织召开厅会审会议5次,对132宗非延续类矿业权和31个探矿权有关请示事 项进行了集体会审、审批。改进探矿权管理方式,把探矿权坐标选址、投资主体、矿 业权设置方案等矿业权初审权力下放给市(地),在全省共试行投放151个探矿权, 初步建立起探矿权合理投放与总量调控机制。编制完成《黑龙江多宝山—大新屯地区 铜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黑龙江东安—汤旺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矿业 权设置方案》2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及报部评审、备案工作。 开展第三类矿产、探矿权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及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修编工作。制 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黑龙江省矿业权协议出让审 批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规范审批程序。通过多方协调,为翠宏山铁矿依法颁发 采矿许可证,鹿鸣钼矿报国家发改委正式进入核准程序,为大兴安岭岔路口钼矿办理 探矿权分立手续,为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依安鑫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市贝 特瑞石墨产业园有限公司、鸡西天盛非金属矿业有限公司等省重点产业项目配置资源 。 (郑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