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宝泉岭农垦管理局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亿元,是2009年的2.26倍;人均纯收入23 094 元,是2009年的1.82倍;粮食总产315.7万吨,是2009年的1.25倍;工业销售收入 114亿元,是2009年的2倍;工业增加值33亿元,是2009年的2.8倍;城镇化率81.7% ;全局投入帮扶救助资金1.5亿元,595户脱低脱贫。管理局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 组织、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标兵称号;管理局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农业
    农业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建设成效显 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31 314公顷,比上年增加2 211公顷,增长0.67%;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330 153公顷,比上年增加1 916公顷,增长0.58%;实现粮豆总产315.72 万吨,比上年增产19.5万吨,增长6.6%,平均单产9 563公斤/公顷,比上年增长 5.9%。积极扩大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水稻、玉米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9.1 %,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落实农业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7个,面积1.8万公顷。 着力推广垦区“十大”新技术和“十大”新模式,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71 333 公顷,其中航化作业20.42万公顷、大豆大垄密897公顷、水稻钵育摆栽4 073公顷、 玉米行间覆膜2 033公顷和玉米膜下滴灌422公顷,水稻毯育机插推广面积达到66 667 公顷,水稻节水灌溉面积较上年翻一番,达到14 667公顷。
    农机
    全局农机具更新投入4.5亿元。高标准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管理局田间作业标 准和农业生产环境治理明显好于历史,被总局评为农业标准化优秀单位。农机新技术 推广成效显著。投资6 700万元建设、完善93个机务区,是历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组织各场农机监理所对农机具安全状况进行 逐台检查、验收;办理新车落户3 100台,核发驾驶证2 100个;组织农场对农机驾驶 员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农机百日安全活动”和创建“农机平安示范场”活动,对农 场、生产队农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组织农场为3 500台拖拉机、收割机安装反 光牌、反光条;开展清理“两黑”活动,全局共清理“黑车”210台,清理“黑 驾”320人。探索场县共建农机合作社新路子。新建汤原、名山2个农机合作社。
    科技   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工作,基层农技 推广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做好基地建设。确定13个农场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择优选定774名技术员为项目的技术指导员,3 071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全 局农户5万户。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4 800人,国家阳光工程财政补助资金合 计118万元。实施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项目落实3.47万公顷,平均玉米亩产 594.5公斤,较2011年亩增产3.4公斤,亩节本增效38.2元,新增总产0.2万吨,新增 总产值240万元,新增纯效益1 894万元。累计出动科技直通车710余次,受益人员近 2.2万人次。实施总局级科研项目共15项。获总局级科研资金14万元。2011年底至 2012年春,共举办培训班250期,培训各类人员32 852人次。举办科技大集9次,职工 咨询14 728人次,发放各类生产技术资料40 350余份,科普展览12次,举办广播电视 讲座158期,发放光盘2 726盘,科技书籍19 912册,推广技术303项,科技人员下队3 803人次,科技之冬经费投入共计215.36万元。管理局级新技术新措施推广共计34项 。管理局科技局获全省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林业
    全面开展“创建森林宝泉”和局市、场县共建绿色景观大道的战略工程。完成造 林绿化任务800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栽植各类苗木920万株,投入绿化资金9 800 万元。完成绿色风景线建设104.5公里,在重要节点处营造景观、景点43个,继续完 善13个农场百亩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宝泉岭农场-梧桐河农场-普阳农场公路、名山 农场-军川农场-绥滨农场公路和宝泉岭农场-共青农场-江滨农场一二九Ο农场3 条大通道。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认真抓好30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建设; 争取到国家资金2 383余万元,自筹资金2 383万元。分布在局直和13个农场有44个建 设项目,为农场增收和职工致富提供了可靠保障。严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连续25年 无森林草原重大火灾。为4家企业及时办理石墨厂扩建征占林地项目。认真开展林地 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按时准确地完成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二类调查”外部作业工作 。
    畜牧业
    继续坚持实施“6123”工程,稳奶牛、增生猪、积极发展肉鸡和特色养殖。生猪 、肉牛产业稳步增长,肉禽、咖啡貂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局生猪出栏191万头,肉牛 出栏4.4万头,禽出栏489万只,咖啡貂总量8万只,奶牛存栏3.8万头,生产鲜奶12.3 万吨,畜牧产值突破45亿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口蹄疫、禽流感 、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100%,牛、猪(羊)、禽死亡率 分别控制在0.35%、2.5%、8%,均低于上级业务部门规定的死亡标准,没有重大动 物疫情发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有9个农场的化验室通过总局验收;在全局 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有8家养殖场通过总局规模养殖场粪便资源化利 用达标排放检查;以餐饮垂钓为主的休闲淡水养殖业蓬勃发展,总数达到62家;江河 捕捞生产稳定有序进行,没有出现越界捕捞现象;2012年渔业互保工作获得全省先进 单位称号;渔业执法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二九Ο、绥滨、延军等农场获得国家项目 支持,分别配置一艘内陆渔政执法快艇,二九Ο农场还获得国家渔业局项目支持100 吨级渔业执法船一艘。标准化规模养殖突飞猛进,全局实现规模养殖场4 422个,各 类养殖小区112个,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5%,有5个生猪养殖场,1个奶牛场通过农业 部标准化验收,10个猪场代表垦区参加全国农垦高产攻关,国家级生猪活体储备场2 个,省级活体储备场4个。
    水利
    继续推进二九Ο、绥滨、江萝、梧桐河农场四大灌区建设。完成共青农场南山水 库、延军农场跃进河水库除险加固,启动二九Ο农场、名山农场“节水增粮行动”项 目,完成新华农场阿凌达河、军川、普阳农场蒲鸭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完成延军 、共青农场西小河小流域、鸭蛋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新华、江滨农场饮 水安全项目。全年共完成水利建设总投资35 651万元,完成土石方618万立方米,新 建田间配套桥涵闸452座,新打机电井682眼,达成喷灌设备782台套,治理水土流失2 800公顷,解决1 8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37 227万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18 481万立方米、地下水118 746万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135 271万立方米,工业用水503万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158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479 万立方米,畜牧用水817万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98.57%、0.37%、0.11%、 0.35%和0.6%。 (李延平 李辉军 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