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化农垦管理局

  2012年,全局实现生产总值56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人均纯收入24 279元, 同比增长17.4%。
    工业
    2012年,全局实现全口径销售收入24亿元,增加值11.4亿元,利润1.1亿元,同 比分别增长34.1%、49.2%和25.5%。全局企业赢利比例达到95%以上,平均销售利 润率达到6.8%。中草药深加工项目被列为2013年省重点考核项目;新组建的杂粮公 司开局良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到年底实现利润30万元。嫩源米业精品米率提高5 个百分点,“龙道香”品牌进一步叫响。“龙王”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获 得上级奖励150万元。嘉荫食用菌、海伦伟业冷冻等企业得到有效盘活;通过积极争 取地方优惠政策,和平、铁力等8个农场与地方政府达成落实优惠政策协议,全局所 有新建项目都享受到地方招商政策、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落实扶持资金 260万元。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管理局先后3次召开商务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招商 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组织参加中国优质品牌杂粮推广交易会等6次大型展会,10月 末在广州举办项目推介会。通过系列商务活动的开展,2012年签约项目达到24个,招 商引资到位资会3.3亿元,相继有20余个项目落户管理局,有15个项目已投产运行, 成为拉动全局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农业
    全局依托“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的定位,特色、优质、规模、高效农业在 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杂粮、中草药突破6 666.67公顷,全局 亩效益600元以上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1%;通过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高 了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投资3 287万元更新农 机198台件,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率达到98.3%。水利总投资5 450万元,新增改善 灌溉面积2 200公顷、防洪面积2 133.33公顷;通过创新现代经营形式,提高了现代 化大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300余个 ;林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培育食用菌2 600万袋,繁育山野菜33.33公顷;畜牧养殖进 一步发展。特色养殖稳中有升,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
    城镇化
    全局以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建设品位的提升和管理经营水平 的提高。“8212”城镇体系日臻完善,全局城镇化率达到90%,比上年增加3.5个百 分点。城镇管理不断加强。完善责任、监管、考评制度,建立城镇管理档案,城镇执 法逐步规范化,城镇品位不断提升。重点建设10个亮点小区,并突出抓好城镇绿化工 作,城镇绿化覆被率达到38.8%。肇源农场被评为垦区两个全国保障性住房A级住宅 小区之一,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加快推进城镇交通、供水、供热、农贸市场、文体馆 和休闲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场县共建
    全局着力建设场县共建核心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全面提升“领跑”能力 。9月20 日,管理局与绥化市共同召开联动共建一体化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局各场及 共建的12个农机合作社承租耕地46 666.67公顷,完成“三代”作业466 666.67公顷 ;有8家企业落户绥化市工业园区,总投资已达3.2亿元,拉动就业8 500人,拉动基 地面积2万公顷,年纳税l 000余万元;全局城镇、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社会治 安等合作交流深入推进;党建模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初步形成一体化构建的新格局 。
    民生工程
    全局上下秉承“六民”理念,扎实推进民生工程。投入1 200万元,推进了局直 地区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建设,改善了局直地区面貌;供水、供暖等基础设施建 设稳步推进,新建自来水供水中心1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3个,居民饮用水质量和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解决海伦农场的北河马场1 122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农 村公路建设项目14.1公里,景观路建设84.2公里,新建、扩建客运站2个;精心实施 “职工共同富裕行动”,帮助全局647名低收入户在97个项目上谋划脱贫致富;新增 就业1 582人,有3 436人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手续,发放灵活就业和公益岗位社保 补贴245.7万元,低保和临时救助资金l 679.6万元,养老保险1.86亿元,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1 531万元。
    企业管理
    全局企业精细化管理不断强化。完善细化“五统五建”项目管理制度,累计节约 资金5 532万元。强化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年审减经费和项目预算近2亿元;“四项 清理”活动收效显著,全局共清理核实增加耕地面积0.69万公顷,增收近千万元。年 末,回收欠款5 395万元,农机具转让收入1 501万元,实现货币资金收入930万元。 收缴住房维修基金878万元;不良银行贷款清理工作重新启动,将卸掉债务本息8 494 万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8.46亿元,比上年增长6.5%;为农户协调低息贷款5.3亿元 ,惠及9 327户。社会管理不断创新。构建区域性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政法( 综治)、维稳、公安、司法、信访、安监、人社等多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初步 形成了资源共享、联管联动、动态跟踪、全面覆盖、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全 局社会安定和谐。
    文化建设
    全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推动北大荒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强力攻坚 和超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成功组织召开管理局首届文代会,是垦区第2个召开文 代会的管理局,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组织保证。组织开展建局40周年系列 活动。成功举办建局40周年纪念大会,出版“辉煌40年”书,创作2首局歌,组织开 展“辉煌40年”图片展,制作建局40年文献专题片,在局直组织举办大型广场演出6 场。各场也都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展示和树立了 管理局新形象,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到位。全文化信息共享 工程获得国家财政拨款174万元,配套资金155万元。落实乡镇文化站项目8个,获得 国家财政拨款96万元。
    党的建设
    全局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科学发展型领导班 子创建和干部队伍素质升级工程有力推进。广泛开展“学柳河八个一”活动,激发了 各级班子和干部践行绥化理念、干事创业的热情。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 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 革,规范公安政法、文教卫生系统干部的管理,调整充实机关处级干部和部分农牧场 领导班子,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等“两 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与地方联合组建肇东、望奎两 个农机合作社党组织。实施“人才强工”战略,调整工业人才引进政策,与东北农业 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吉林大学培养强工人才40名。对外宣传工作取得超历史的好成 绩,较好地宣传和展示了管理局形象。反腐倡廉“清风净土”工程持续推进,党风廉 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效能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促 进了各级干部执行力的提升。充分调动备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会、共青团、 老干部、关工委、垂直管理部门、民兵等组织在管理局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朱玉宝  王玲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