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1)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瓦斯事故。严格瓦斯矿井准入门槛,“十二五”期 间,停止核准新建年产30万吨以下的高瓦斯矿井和年产45万吨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项目。对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企业,立即责令停产整顿,或与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的煤 矿企业重组,如整改仍不达标或未能实现重组的,坚决予以关闭。严格煤矿瓦斯等级鉴 定,严格控制瓦斯超限。进一步加大瓦斯抽采利用力度,实现瓦斯治理“先抽后采,抽 采达标”。加大地面瓦斯抽采科技攻关,研发推广先进适用的瓦斯抽采利用技术和装备 。加大瓦斯综合治理基础工作推进力度,继续开展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和瓦斯治理专 家会诊工作,全面推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经验,做好瓦斯防治人才培 养和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完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一步加大监督 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对存 在通风系统不合理、应建未建瓦斯抽采系统、抽采不达标、区域性治理措施不落实等重 大隐患的矿井实施督办整改。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导 资金投入向瓦斯治理方面倾斜,支持煤矿企业拓宽瓦斯利用范围,提高瓦斯利用率。进 一步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全面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 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严格煤矿瓦斯防治责任考核,建立、健全煤矿安全事故约谈、警 示和瓦斯防治督查督办制度,对因管理不到位、职责不清晰、推诿扯皮造成事故的,按 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2)加大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力度。明确煤矿防 治水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各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完善各矿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进一步明确煤矿防治水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强化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及探放水专业 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综合水平;全面落实井下采掘工作面 物探工作,查清矿井老空水及周边矿井老空水分布情况;严格保证煤矿防治水工程资金 投入,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完善各项煤矿防治水设施和装备;消灭盲目进行采掘活动,坚 决杜绝水害事故及伤人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煤矿防治水机构。配齐煤矿防治水专业技术 人员,并根据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进一步完善和制定防治水岗位责 任制、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制度、密闭监测管理制 度、探放水制度、防治水奖罚制度、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等,并贯彻落实。加 强防治水基础资料工作。各煤矿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编制完善防治水5种必 备图件和15种基础台账,编制完善防治水5年规划,积极开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通过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形成水文地质勘查线与动态观测网;查清地下水流场分布,获取 全区内水文地质评价、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及涌水量评价需要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查 清区内水系发育的基本情况,大气降雨补给强度、流量及各条河流与直接充水含水层间 接充水含水层的关系;查明主要含水层与煤系地层的水力联系;了解矿区煤层顶板“上 三带”的发育情况。为煤层的开采做涌水量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充分发 挥物探设备的作用。各煤矿采用地面瞬变电磁进行补充探测,重点查清矿区范围内大小 井采空区积水及赋水区域,采取防范措施。对大井采空区积水、裂隙水、断层水、含水 层水等水体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在工程施工中坚持“逢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 后采”原则。探放水工作实行探放水设计、允掘通知、工作面牌版、交接班记录、施工 进度图“五结合”。特别是煤矿水害严重矿井和水患威胁区域严禁班中放炮。按照《煤 矿防治水规定》要求,探放水工程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探 放水工经过正规培训,持证上岗。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要求矿井掘进工作面必须编 制水情水害预测预报,治理措施必须到位。同时确定采掘工作面的水害类型、水害特点 、积水区域、积水量及重点探放水区域。对重点探放水区域进行严格的“三线”管理。 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应编制专门水文地质报告,重点对工作面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安 全评价,回采工作面未通过安全评价不得组织回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矿井,半月要 进行一次水害隐患排查;其他矿井每月进行一次水害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水害隐 患根据危险程度,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对重点隐患实行重点督察和挂牌督办。加大地 面及井下防治水工程的实施。龙煤集团结合“三大工程”中地面及井下防治水工程建设 ,各矿进一步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等情况,建 立健全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统。在地表容易积水的地点,修筑沟渠排泄积水。修筑沟渠 时避开露头、裂隙和导水岩层,对排水泄洪沟渠、坝堤失修的及时修缮加固,保证沟渠 断面和泄洪排水能力。与矿井连通的塌陷坑填实压平,地表湖泊、河流、水库附近或易 受山洪威胁的矿井,构筑防洪设施,落实防范措施。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 、施工记录,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程结束后有总结。全面落实水害应急救援措施。各 煤矿根据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处 置方案包括发生不可预见性水害事故时,人员安全撤离的具体措施,汛期前对应急预案 进行反复救灾演练。矿井设置避水灾路线,设置清晰的标志牌并让全体职工熟知,以便 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发生。在汛期前,各煤矿成立雨季“三防 ”指挥部,落实抢险救灾所需物质、设备和资金。 (曲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