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联通首个国际云计算框架标准

  ITU -T在其官方主页上正式发布由中国联通主导的标准《Y.3501-Cloud computing framework and high - level require-menta》(云计算框架及高层需 求)(以下简称“Y.3501”)标准。此标准不仅是ITU—T云计算Y.3500系列标准中的第 一个标准,也是国际上首个云计算框架性标准,更是云计算标准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标志着中国在云计算标准化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逐步影响后续云计算国 际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中国联通主导的Y.3501标准通过明确云计算的高层需求,界定云计算的框架,严格 按照应用案例牵引出需求的标准化顺序,明确网络即服务( N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桌面即服务( DaaS)、互联云(Inter-Cloud)、端到端的云资源管理、 云基础设施等几大云计算服务和资源方面的应用案例和高层需求。
    Y.3501标准基于ITU-TFGCC(云计算焦点组)的研究成果,于2012年2月正式立项 ,历时15个月获得发布。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吸引来自国际主流电信运营商、设备制 造商、软件提供商、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深远的业界影响,同 时,中国联通也已将此标准成果应用于联通沃云等项目的研发之中。与此同时,中国联 通还在ITU -T主导制定另一个云计算国际标准-Y.CCNaaS(网络即服务需求、用例及 功能架构)。该草案标准首次从电信运营商承载网角度标准化云业务的功能需求和架构 ,获得来自法国电信、波兰电信、华为、中兴、上海贝尔、微软等国内外主流电信运营 商和软硬件厂商的官方支持,涉及云计算标准化的另一个核心领域,有望于2015年正式 完成并发布。
    Y.3501标准标准有三大特色:首先,这是一个框架性的标准,它对现有主流的云业 务模式、云的部署以及开发形式等做出明确定义,为今后云计算各细分领域技术标准的 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它对云资源管理、云基础设施、互联云等云计算的重要 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梳理和定义;最后,此标准的落地性强,虽然此标准没有 穷尽云计算的方方面面,但它对云计算系统的部署和实施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在实际中 也对中国联通自己的云计算、智慧城市项目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2009年开始,中国联通公司领导、技术部、研究院等相关部门就高度重视新技术 的国际标准话语权,在云计算相关标准的制定方面开始发力,组成程莹等10余人的云计 算标准研究团队,不仅加入主要的云计算标准化组织,全面参与标准制定,而且实现企 业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联动。据统计,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CCSA)制定 的各项标准中,仅中国联通牵头或联合立项的标准就有50余项,占CCSA云计算项目数的 50%。在国际上,中国联通数年来在ITU -T云计算文稿的贡献数量上排名中国所有运 营商和厂家的第一位。
    建立云计算标准是必要的。随着云计算应用的逐渐深入,盲目建设云数据中心、重 硬件轻应用、云的互联互通性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将难以实现 规范化、健康化和规模化发展。
    中国联通公有云、私有云、智慧城市等云计算项目已落地。在制定企业标准方面先 走一步,2010-2012年中制定79本有关云计算的企业规范。这些规范是在对产业以及企 业用户的需求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并融入中国联通沃云的一些思 想精华,其核心思想就是开源开放。
    云计算标准是必需的,但制定标准时也要权衡,既要符合企业顶层设计的需要,保 证互通性和开放性,同时还要实现产、学、研联动,吸纳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因此,在 云计算标准的制定上,产业界需要更好地把控高层需求,将企业规范再抽象,将其精髓 融入到国际标准中。中国联通沃云就是基于Open-Stack、MySQL数据库、开源云存储等 构建的。
    Y.3501的一大特色就是对业务需求的界定十分明确,它可以作为云计算落地的实践 指南。此标准吸收了沃云的设计精华,但它又是一个通用的标准,对于企业、政府、电 信运营商的私有云、公有云建设都有指导性作用。
    云计算标准的推广必须依靠整个产业链的协作。由中国联通与其他13家企业共同发 起成立中国云产业联盟,于2012年12月发布《云计算技术与产业白皮书》。参与撰写此 白皮书的企业除了中国联通以外,还有百度、阿里巴巴、北航等,都是最先落地云计算 应用的企业和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