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管理日趋规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 行存款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辖内各级人民银行存款准备金日常管理工作。利率 政策传导顺畅,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进一步夯实。建立金融机构存款挂牌利率日监测机制 ,扩大贷款浮动区间监测范围,及时调研利率政策出台后社会各界的反应,向总行反馈的 利率政策执行效果情况报告被《金融时报》刊载。鸡西市中支探索建立定最评估体系,评 估结果的运用对指导法人金融机构增强定价能力建设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支农再贷款运 用灵活高效,拓宽适用范围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12年末,支农再贷款限额达到 135.8亿元,支农再贷款累计投放1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全国首次将支农再贷款专项投放于秋粮和农副产品收购,得到总行的充分肯定,相关做 法被货政司选定为会议交流材料。齐齐哈尔市中支、七台河市中支、大兴安岭地区中支、 阿城支行、呼兰区支行等在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试点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将再贴现 的发放与货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挂钩,资金导向效果更加明显。全年累计办理再贴现 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6.53亿元,重点支持了工业建设项目、涉农企业和中小微企 业融资需求,有效发挥了再贴现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的作用。牡丹江市、七台河市中支票据 业务开展良好。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工作稳步推进,改革的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增 强。对辖内7家县域法人村镇银行201 1年度财务健康状况进行了监测考核。完成黑龙江省 农村金融数据库上线工作,多次受到总行表扬。大庆市中支、鹤岗市中支、鸡西市中支后 续监测考核工作到位,效果明显。金融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成效,首套住房信贷 服务进一步改善。全省实现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投放127.7亿元,同比多增35亿元,创历 史新高。双鸭山市中支通过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协调会、项目推介会、建立信息共享 机制和考核制度等举措,加强地方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向 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发放贷款收到实效。绥化市中心支行在“订单+期货”农业发展模式 方面进行初步尝试与探索;宾县支行、方正县支行在集体林权抵押贷款方面,依兰县支行 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方面都作了大量的工作。建立季度监测制度,切实提高窗口指导效 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召开“支持文化科技创新、推进知识 产权融资”新闻发布会,推出黑龙江省首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为以高技术、高知识 为特点的科技型企业融资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截至2012年末,全省文化产业贷款余额 29.85亿元,同比增长248.94%;科技创新类贷款余额3.36亿元,增长超过9倍。创新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出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指导 意见,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信贷管理模式和 流程。截至201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 619.5亿元,高于全部贷款增 速4.5个百分点,实现了全年中小微企业贷款“两个高于”目标。民生金融服务工作取得 新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民生领域发展。2012年,全省小额担保贷款累计发放额达到25.6 亿元,同比多增5.43亿元,直接支持5.11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 2.1亿元,受益学生4.09万人。完善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增加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和覆 盖面,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向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倾斜。黑河市中支、双城市支行 、五常市支行、延寿县支行、巴彦县支行结合本地区实际,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的服务方式 ,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民生领域的发展。积极推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金融市场工作实现 跨越式发展。在东北三省首次建立借助银行间市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合作平台,为推进 黑龙江省直接融资迈出了重要一步。截至2012年末,已有23家非金融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 募集资金328.24亿元,债务融资工具实现3年增长10倍的快速发展,为优化地区融资结构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庆市市中心支行、大兴安岭 地区中心支行和鹤岗市中心支行在直接债务融资推动方面,伊春市中心支行、鸡西市中心 支行、尚志市支行、通河县支行在金融市场政策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跨 境人民币业务取得新突破,对俄经济金融监测成效显著。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宣传月” 活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市(地)中心支行积极扩大宣传,营造出全省良好的业务宣传 氛围。利用“广交会”“哈洽会”等贸易平台扩大宣传范围,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广泛 认知度,推动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向纵深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省有12个市(地)、 14家银行和500余家企业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同比分别增长7.69%和60%;与黑龙江省 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的国家达到43个;已有6家银行、12家分支机构与俄罗斯24 家商业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共设代理账户110户。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249.7亿 元,同比增长27.4%。在本币结算中,人民币结算量大幅上升,首次超过卢布结算量,占 到57%,改变了中俄本币结算中长期以来卢布“一边倒”的局面。 (吴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