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科技成果转化

  2012年,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生态建设、龙江特色产业发展中科 技引领地位凸显。“神州九号飞船”“天宫一号”“长征二号”火箭均应 用省科学院的技术产品,标志省科学院产品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技术领 域的不可或缺地位。针对黑土退化、加快耕地治理开展探索,服务中国农 业生产及粮食安全,为国家生态决策和千亿斤粮食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 三江平原湿地、松嫩平原、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五大连池火山植被区 、黑瞎子岛等地开展湿地生态学、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学、生态环境保 护与建设等领域的研究,为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导和有益参考, 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和大美龙江建设作出了贡献。省科学院作为新材料产 业推进组技术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引进和 对接,开展项目论证、推介,促进新材料技术在黑龙江省的推广,促成 16.75亿元钛合金基地项目的重大投资落户,推进了省科学院新材料技术 研发。新建占地2万平方米的特种胶黏剂及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科研与生产 基地,并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分析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具 有国内领先水平、产值超亿元的科研、分析检测、高科技产品生产为一体 的科研生产基地。省科学院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成果落地龙江。截至 2012年末,登记的技术合同额度达到1 500余万元,技术交易额达1 400余 万元。以胶、水、肥、菌“四大特色产业”为引领,在特种胶粘剂和五大 连池矿泉水领域开发两个亿元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年产30万 吨生物有机肥料”在生物有机肥领域实现巨大突破;北方特色食用菌菌种 筛选、繁育、保藏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力拉动了全省食用菌产业的发 展。全省产业规模100亿元,其中近半数是应用省科学院的菌种,推广应 用区域辐射到全国20余个省区,为农民增收近25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 和社会效益。 (张 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