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日报》

  2012年,《黑龙江日报》围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 于报道好、宣传好黑龙江,着重做好重大主题新闻的宣传策划,深入挖掘 黑龙江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和经验,努力为 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党的十八大召开期 间,《黑龙江日报》紧扣大会主题,以深度报道、现场特写、图片和代表 专访等多种形式有机搭配。每天刊发一则小言论,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 在栏目设置、素材筛选上,集中确立粮食大省建设、经济转型、生态保护 等报道内容,体现了党报的权威导向作用。大会期间,在中宣部组织召开 的新闻宣传协调会上,《黑龙江日报》11月12日刊发的头题《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受到点名表扬。张丽莉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影响之大,对 社会、人心震动之强,5月12日至6月11日,刊发相关消息、通讯、特写 140篇,评论3篇,新闻图片10余张,记者手记2篇,诗歌3首,半版画刊, 4个专版。5月16日标题为《张丽莉,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牵挂你》,让人 感到亲切和感动。5月21日的主标题《以后你可以叫我姐姐》,拉近了与 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中宣部新闻局第253 期新闻阅评评价有关张丽莉的系列报道:“整个报道呼应群众关注热点, 注重思想发掘,唱响‘共同守望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之光’大爱之歌,为 推动掀起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热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黑龙江粮食生产 连续登上新台阶,创造粮食总产、粳稻产量、粮食调出量、绿色食品产量 等多项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紧紧围绕省委 、省政府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走、转、改”要求,大篇幅、连续性 、宽视角地宣传报道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成就和亮点。从6月4日开始推出 “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大型系列报道。系列报道分为四大章节,分别以大 水利篇、大农机篇、大科技篇、大合作篇为总领,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 展示各地各部门现代化大农业的现实举措和精彩实践,对黑龙江发展现代 化大农业的深刻变革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梳理和剖析。每一章节分5个主题 ,每天用一、二、三版等重要版面对一个主题进行集中立体报道。头版头 题刊发深度报道、独家评论,二、三版围绕一版以专家访谈、典型展示、 照片图表等形式多角度、多侧面进行报道,《大兴水利固粮仓》《农科联 手合奏华美科技乐章》《新技术让黑土地更具生机》《大农机驾到,改了 “天”换了“地”》《大马力催动生产关系变革——友谊“农业联合体” 站上潮头》《调水安澜润良田》《科技“金手指”引领增收路》《让科技 为可持续发展助力》等,一个个事例,一组组数字,一幕幕图景,展示了 黑龙江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强劲步伐,同时又从时代背景、实践样本以及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上作了高度全面的总结和评价。文章《为增产增收 打样,为产业发展开路——探访肇东市百公里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带》受到 中宣部新闻阅评的高度肯定,评论员文章《努力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新突 破》受到省委书记吉炳轩的高度赞扬。中宣部新闻局第334期新闻阅评对 这组报道的评价是:“从6月初开始,《黑龙江日报》深入贯彻落实‘走 、转、改’部署要求,让编采人员走进县、市(区)现代农业生产现场, 大篇幅、连续性、宽视角地宣传报道了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成就 ,形式之新、亮点之多前所未有,对黑龙江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 商品粮基地在粮食生产上重要贡献给予了深度展现,着力挖掘了具有中国 特色现代大农业的体制创新有益经验。”组织策划“走进哈尔滨”大型系 列报道,以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宣传哈尔滨市取得的各项成就,共刊发14 块专版,受到省委副书记和哈尔滨主要领导的表扬。发表的文章《群力魅 力新城,跃动别样风情》《文化“软实力”铸就新区经济腾飞硬支撑》《 “软样板”给力新区》《群力拓展,向西!向西!》《大道里新群力,城 市拓展新样板》对哈尔滨群力新区从环境建设、生态建设、城市建设、未 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解读。《哈尔滨城市内河靓丽转身》《同心实干三沟巨 变》《“三沟”两岸,从此诗意栖居》《清水穿城过,潺潺荡碧波》《水 岸交通,快慢兼宜》宣传哈尔滨“三沟”整治过程中环境大变化,广大干 部创新思维方式、奋发向上、敢于担当的工作热情。《公正·惠民·人本 ,城市拆违的哈尔滨样本》宣传哈尔滨阳光操作、柔性执法,打赢拆违攻 坚战的新举措、新成果。《揽怀高铁,坐拥核心,独领新时代都市风骚》 介绍哈西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城区配套、城市管理以及新商业中心迅速崛 起现状,全面反映了哈西新区经过8年的建设,随着哈大高铁的通车,正 在向哈尔滨市的城市新核心迈进,对建设者为实现哈尔滨崛起而奋力开拓 、真情为民的进取精神以及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相应解 读。这组报道全面宣传哈尔滨“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战略 在重点领域取得的成就,宣传“哈尔滨速度”,宣传事关哈尔滨民生和发 展的大事、要事、急事,让读者对哈尔滨的现状和未来有了更明晰的了解 ,为哈尔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刘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