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生活报》

  2012年,《生活报》报道工作聚焦社会热点、强化原创新闻、提升报 道品位,加大报道力度和深度。在形式上采取重点策划报道与社会公益活 动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突出重大题材报道,同时兼顾民 生新闻,强调媒体的视角高度与人文情怀。重大事件类报道。从2011年底 至2012年2月,相继推出《龙江记忆》特别报道,《华章·哈尔滨22个历 史文化街区》《发现黑龙江之美》系列报道,以及《群力专刊》《崛起松 北》《品味道外》等一系列优秀报道,旨在重新梳理和完美呈现黑龙江省 的自然与人文价值,是《生活报》倾力打造的品牌报道。《一场大火与一 个村子的较量》推出救火英雄王志伟,拉开“发现龙江大美大爱”序幕。 5月,“最美教师”张丽莉系列报道、“最美军人”高铁成等一系列龙江 英雄人物报道,是对黑龙江省重大事件性新闻题材的完美呈现,既是生动 感人的新闻写实,也是具有感召力的主流报道。民生类报道。《如何吃上 放心豆芽》从一个放心豆芽企业陷入销售困境现状人手,通过大量调研和 建议,让市民认知放心豆芽,并通过本报搭建的平台让放心豆芽进入中央 红超市,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芽。放心豆芽销售首日,中央红超市的3 500 公斤豆芽一售而空。这组典型的报道与活动组合、互动的形式让生产者、 商家和市民多方共赢。《疯长的代连屯》通过对哈尔滨市团结镇在被列为 小城镇建设试点后,私建违建猖獗的现象进行跟踪报道,对根据两年两次 航拍图对比发现代连屯私建疯长一倍惊人事实的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 反响。公安机关等相关管理部门对报道高度重视,并回复本报将对私建违 建情况进行逐户调查摸底,迅速治理,有力地震慑了私建违建的恶劣行为 ,是一篇充分体现舆论监督力量的优秀报道。消费投诉台开通。《生活报 》官博成为黑龙江综合影响力第一的媒体官方微博,在总微博数、账号活 跃度、转评指数等方面领先于包括广播、电视、纸媒在内的同城媒体。( 2)强调民生为主的理念,以办好服务纸为宗旨,以各种创新活动推进报 纸的市场化、品牌化、高端化,为报业集团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 初,《生活报》与多部门合作开展面向社会发放3.6万张旅游景点免费门 票活动。5月,俞敏洪在哈尔滨万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经过悉心策划组 织,通过“96336”热线抢订派发千张讲座门票,并在万人讲座现场传播 《生活报》资讯,助力本报品牌价值得到深度推广。“看新哈尔滨”万人 徒步大赛,开启了全民健身的新思路。7月,哈尔滨啤酒节举办,《生活 报》共有两个啤酒大篷,占有一席之地。《生活报》爱心志愿者车队成立 ,爱心送考活动坚持多年。与哈尔滨市交通局出租车管理处协商,成立由 26名最高级别的星级驾驶员组成的《生活报》爱心志愿车队,张贴《生活 报》爱心志愿车队标志,并聘请爱心志愿车队驾驶员为本报特约通讯员。 此车队的成立,不仅提升了生活报品牌,还扩大新闻线索来源。该车队已 有120名成员。8月,与江苏卫视共同主办《最炫民族风》黑龙江海选,吸 引4 000余人参加,深受广大群众喜爱。9月,推出《中国好声音》系列报 道。本报记者两次前往现场担任媒体评委,成为全国99家主流媒体之一。 9月,组织爱心秋收、快乐秋收活动,这是上年“去郊外、抢秋菜”活动 的升级版,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田间采摘的机会,还帮助了有困难的人。  (于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