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
2012年,《新晚报》坚持以“正面、鼓劲”为新闻宣传主基调,与腾 讯公司合作开通《新晚报》民生热线、百姓工作室等专属微博和新闻QQ, 部分记者开通实名微博,关注民生大计,扩展信息来源,全力打造担当社 会责任、服务社会公众的主流晚报,先后荣膺中国品牌媒体晚报品牌10强 等余项荣誉。被冠以“最美”之誉的人物报道成为新闻亮点。从最美叔叔 谢尚威徒手接住5楼坠落的15岁男孩,到围绕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 高铁成、勇救落水少年的苏泽军、冒死阻爆的宾县五勇警、最美公交司机 郑新鑫、勇救两名溺水男的杨大妈等人物事迹,策划大批量组合式报道, 再现英雄壮举,谱写英雄礼赞。2月14日起,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 合推出“发现身边感动,争做冰城好人”征集评选活动,开设“发现好人 ,温暖冰城”专栏,采写系列报道80余篇,99位市民荣登“龙江好人榜” 。关注百姓基本生存状态。《20年养老金一分没拿着》一稿,因单位当年 搬迁弄丢档案,老军人王成退休已20年,却没拿到一分钱的养老金。3月1 日,A14“本市·综合版”刊发《我们的“五保钱”哪去了?》一稿,宾 县经建乡头道村村民办完“五保户”手续两年,未拿到政府发放的“五保 户”供养金,而村领导却用他们的“五保户”存折取钱。从4月开始,陆 续出版共计516个版的四季奥运特刊:第一季48个版;第二季32个版;第 三季100个版;第四季赛时21天,每天16个版共336个版。奥运特刊推出“ 晚报好声音”栏目,每日T03版新论坛,对前一日奥运会上发生的某个热 门事件或热门人物展开讨论,并在新浪网和腾讯微博同步开通。追踪社会 热点,时适跟进报道。《哈尔滨北站6月开工》一稿,哈尔滨北站场站建 设将全面开工,并成为松北地区首个火车站。记者走进即将落成的哈尔滨 西客站,发表《哈尔滨西客站半揭面纱》一稿,向读者展示西客站风貌。 《记者带你探“长沈大”新车站》一稿,哈大高铁沿线共有24座车站,经 过改扩建和新建之后,已成为沿线城市地标建筑。创建文明城市,辟“创 文明城市,强市民素质”专刊。6月6日,A04版,刊发题为《城市节日的 悲与喜》的大型集会环保问题系列调查之一,刚过“10周岁生日”的万人 徒步大赛,演变成一次对城市文明程度的深度检验。随后,相继刊发《城 市环保理念的兴与衰》《城市文明的破与立》等后续报道,留下关于环保 问题的深度思考。关注拆违行动,体现依法拆违中的人文关怀。7月5日 A03本市新闻版,发表《一次拆违结束“坑居”生活》的“以人为本依法 拆违”样本解析之一:道里区城乡路391号,原印刷机械厂家属区,以残 疾人等弱势群体为主体的231户居民、l 000余人租住其中。随后,发表《 一次拆违拆出的“执法智慧”》《一次拆违拆出的“收获”》等连续报道 ,拆违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让他们重拾生活的尊严。7月27日,《 新晚报》出版412版,在报纸上首推刮金币活动,当日广告收入突破千万 大关,在东北地区创造了新的出版和营收纪录。中秋和国庆前夕,推出“ 过节七天乐,晚报送大礼”活动,7天送出20余万礼品,直接带动广告收 入大幅增长。10月29日,推出第一本大型地产杂志《新晚报·地产印记》 ,厚达152页,业内业外反响强烈。哈尔滨之夏来到,办报活动再为城市 添风景。6月初,第11届“新晚报·平安保险杯”迷人的哈尔滨之夏万人 徒步大赛,在道里区人民广场鸣枪,近3万市民沿江而行,向金河湾和太 阳岛进发。万人徒步大赛,拉近了市民之间、市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7 月,与哈尔滨新闻网等承办“新晚报·柏悦星城杯2012万人快乐舞步大赛 ”,以“创建文明城市,丰富市民生活”为主题,有两万余名市民踊跃参 与,300支队伍中海选出的14支参赛队伍,在人民广场进行决赛。8月,与 马迭尔集团、市音乐家协会联合推出“新晚报之夜·马迭尔阳台音乐会” ,打造哈尔滨市民专属的“星光大道”,阳台音乐会除演唱外,还带来了 萨克斯、小提琴、贝司、吉他、架子鼓、单簧管等乐器演奏,让老街文化 底蕴更显浓郁。全年先后推出持《新晚报》报花玩转冰雪欢乐谷、巨惠湿 地游等活动,以回馈读者为目的,让读者享受到实惠。与江苏卫视联手, 4次举办《非常了得》哈尔滨站嘉宾招募活动,100余位市民登上江苏卫视 。 (康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