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书记:肖建春 1957年1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单增庆 赵 梅(女)
人大工委主任:周玉环(女)
副主任:吴玉波 王连春 李泽清
行署专员:单增庆 1960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3月参加工作,2009年10月任现职。
副专员:赵 明 曹宪双 包国荣 庞洪峰
政协工委主任:李英瑞
副主任:夏静媛(女) 凌清范 白成君
【概况】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位于东经121°12′~127°00′、北纬50° 10′~53°33′。东西横跨6个经度,南北纵越3个纬度,是祖国最北部的行政区。大兴安岭地区辖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3个县,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4个区。国家林业局所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与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实行政企合一体制,辖松岭、新林、塔河、呼中、阿木尔、图强、西林吉、十八站、韩家园、加格达奇10个林业局。全区总面积8.3万平方公里,行政区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属黑龙江省行政区面积6.4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78.1%,属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1.9%。2012年,全区总人口511 309人,少数民族26个,人口出生率5.08‰,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长率-2.27%0。全区土地面积8 292 879.95公顷,林地7 416 072.5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538 391 783立方米,森林覆被率为81.23%。全区已发现矿产40余种,矿产地584处,探明储量的矿藏14种。大兴安岭地区属泛北极植物区,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有木本植物100种,其中乔木28种。已普查出维管束野生植物92科371属900余种。鸟类16目40科250种,兽类6目16科56种,鱼类17科43种,两栖动物2目4科7种。山产品主要有越桔、 柿、松子、榛子、蕨菜、木耳、蘑菇、黄花菜、猴头、兴安蔷薇等,建立农作物、食用菌、蓝莓、黄芪等初见规模有机食品基地102个。全区有旅游资源86处,先后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中国十大冰雪旅游胜地和中国最令人向往的20个地方称号。
农业
2012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7 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粮食总产量462 736吨,比上年增长3.3%。实现林业产值376 688万元,比上年增长19.4%。木材产量694 665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8.6%。实现木材采运产值63 242万元,比上年下降22.3%。营林情况良好,全年完成成林抚育面积198 734公顷,育苗72公顷,零星植树1.5万株,封山育林面积110 294公顷,义务植树58万株,当年苗木产量3 770 720株,抚育改造出材量538 480立方米。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实现91 210万元,比上年增长8%。肉类总产量15 149吨,增长4.5%;蛋产量5 557吨,增长0.2%。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0.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1%,拥有农用拖拉机11 181台,比上年增长4.3%。化肥施用量(折纯)8 274吨,比上年增长0.5%,农村用电量1 734万千瓦小时,与上年持平。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9 59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占主导地位的矿产开发业完成增加值89 121万元,增长11.2%;木材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5 742万元,增长9%。经济效益保持良好增长,亏损企业全部实现扭亏为盈。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8 779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实现利润41 973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利税71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9家,实现增加值75 638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完成产值192 585万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产值192 317万元,增长7.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0 639万元,增长163%;税金总额7 793万元,增长35.5%。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0 759万元,同比增长38.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5 851万元,同比下降3.6%。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548 383万元,增长28.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8.5%;民间投资252 376万元,同比增长68.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5.9%上升到31.5%。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1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44.4%。全年新增固定资产额596 855万元,同比增长116.8%。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4.5%。
国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 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5.2%。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44 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占全区总量74.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5 212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占全区总量25.1%。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128 879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8.1%。
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业
全年进出口总值完成180 639.2万美元,增长103.6%。其中,出口完成465.7万美元,下降61.9%,进口完成180 137.5万美元,增长105.9%。境外采伐完成60.98万立方米,增长20.5%;在外劳务人员l 700人,增长14.8%。全年接待各类旅游者35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30 981万元,比上年增长20%。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 532 869万元,比上年增加68 908万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l 011 982万元,比上年增加13 321万元;个人存款余额1 429 283万元,比上年增加52 153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90 194万元,比上年增加2 43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0 923万元,比上年增加582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08 242万元,比上年增加1 818万元。全年保费收入50 079万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财产险收入74 387万元,增长10.9%;寿险收入42 641万元,下降12.7%;全年赔付额20 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3 589万元,增长7.8%;寿险赔付金额16 519万元,增长23.6%。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有普通中学36所,招生6 728人,在校生21 302人,毕业生8 423人。普通小学57所,招生2 752人,在校生19 089人,毕业生3 739人。幼儿园70个,在园幼儿6 170人。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招生l106人,其中,专科669人,中专437人。学年末在校学生3 937人,其中,专科2 361人,中专1 576人。研究所从业人员138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138人。全区科技经费支出l 126万元,全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17项。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1个。中短波转播发射台2座、调频发射台2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6.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4%。有线电视用户92 900户。有卫生机构325个,其中,医院27个、卫生院35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 529张,卫生技术人员3 47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 333人,注册护士l262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个。全区有县(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1个。全区运动员全年获金牌22枚、银牌14枚、铜牌9枚。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792元,比上年增长1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 826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0%,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90 467人,比上年下降2.3%。其中,在岗职工85 774人,下降4.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0 283元,增长13.4%。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9 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64万元,比上年增长43.9%。拨付救济、救灾和低保资金到位额10 651万元,比上年增长34.5%。 【招商引资】 大兴安岭地区将2012年确定为招商引资年,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商部,增加科室、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制发《大兴安岭地区“十二五”招商引资工作方案》《招商引资工作总体方案四个配套方案》《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报告制度》《异地项目区落户流程》《异地项目区登记政策》。打破地域限制,推进与汕头市、嘉兴市和杭州萧山区缔结友好市地关系,开启跨区域招商合作的新模式,建立常态化宣传推介大兴安岭的招商引资平台。组成专业招商小分队,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活动,召开推介会34次,发放宣传资料3 000余份,接待企业家来区考察34次。2012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3.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48.6%,同比增长44%。实际利用外资2 346万美元,同比增长20%。省外到位资金增幅在全省排名第二。
【项目建设】
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和报批,开展实地督促和调研,对重点产业项目进行集中会商会办。全区新签约项目132个,增长55.3%;签约总额246.7亿元,增长46.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1个,占新签项目比重53.8%。全年履约项目107个,履约率81.1%;开工项目82个,实际落地项目75个,落地率56.8%。引进总部经济项目9个,完成计划的225%,3个项目完成缴税285万元。与肇东市、安达市签署项目区框架协议,全年签约异地经济项目8个,其中,3个项目落地区内工业园区,2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肇东、安达项目区。新签约项目、履约项目、开工项目、资金到位率均创新高。55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29亿元,增长2.2倍。新增入园项目19个,园区企业实现利税6 175.6万元,增长25.4%,加格达奇园区晋升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
【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大典型示范和资金投入建设力度,全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23亿元,改造旧房640户,新建砖瓦房605户,硬化村内道路20公里,新建农民集资楼4栋1.8万平方米。全区启动建设生态型花园式中心村镇10个,达到省级三星级以上星级村(社区)39个,占行政村总数49%,其中,三星级村27个、四星级村9个、五星级村3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53期,培训林业职工和农民1.8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技书籍5 000册、技术资料6 500份、科技光盘120盘。全年累计推广农业重点技术11项,推广面积40.08万公顷,平均比常规田亩增产10%,增收1.1亿元。全年农业总产值实现54.04亿元,同比增长14.5%,粮食总产量45.6万吨,同比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9 365元,同比增长13.9%。
(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办公室 张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