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会帮扶工作

  (1)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卓有成效。围绕继续实施“一帮一”工程第三年工作目标,督促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上下功夫,切实发挥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1-2013年,各市(地)和123个厅局及龙煤集团共13.8万名党员干部与9.4万名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困难问题16.3万件,启动脱贫项目7.2万个,投入资金6.2亿元,经营产值达10.2亿元,再就业人数达5.9万人,实现了脱贫率100%、致富率20%的目标。(2)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扩面提质。各市(地)、产业工会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着力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全省各级工会多方筹集帮扶资金,取得了较好成效。2013年,共争取中央财政帮扶资金6 797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1 000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9.1万人,筹集“送温暖”慰问款物1.61亿元,慰问困难职工家庭21.1万户,慰问劳模6 485人。哈尔滨和绥化市委、市政府分别出台《关于建立完善困难职工扶贫解困帮扶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构建三级帮扶网络体系的意见》。牡丹江市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绥化市工会开展“三个一百”服务职工活动,哈尔滨市工会建立的“的哥食堂”“环卫爱心驿站”取得良好效果,哈尔滨铁路局工会“三线建设”成效显著。各级工会积极协助政府搞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共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帮助604名职工追讨欠薪731万元,为1 274名权益受损职工提供维权服务。建立“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行动”长效帮扶机制,切实帮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解决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的问题。“金秋助学”共筹集资金2 183.7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1.8万人,提供勤工俭学或社会实践岗位699个。“阳光就业行动”共举办就业招聘会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205场,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42 068个,为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5 736次,向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4 211次。 (田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