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发与实施
(1)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进行水利、农机、农技、林业措施综合组装,努力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耕作先进、科技覆盖”。投入中省农发资金17.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3.87万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亿公斤。投入中省农发资金8 500万元,组建农机合作社23个。项目区购置农用机械1 249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2.29万千瓦。投入中省农发资金1亿元,新建高标准育秧大棚1万栋,总面积360万平方米。项目区渠系建设配套,共完成排灌站7座、拦河坝12座、小型水库2座。新打和维修机电井2 625眼,架设输电线路956.7公里。开挖疏浚渠道2 311.63公里,衬砌混凝土渠道864.75公里,建设渠系建筑物6 921座,建设小型蓄排水工程77座,建设谷坊4座。改良土壤3.03万公顷,建立良种基地1.09万公顷,建设仓库19 860平方米、晒场14.13万平方米,引进良种237.34万公斤。修硬化道路226.9公里,支路418.4公里,机耕路914.5公里。基础建设的加强,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低温多涝的情况下,项目区再获丰收,亩产比非项目区高出20%以上。(2)着力完善产业链条,优势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重点扶持奶牛、水稻、大豆、玉米、生猪、肉牛六大优势产业,提高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带动基地壮大规模和增加农民收入。围绕扶持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菜篮子工程建设,扶持龙头企业技改和提档升级,围绕城市周边、口岸县(市),扶持果蔬种植、加工、储藏保鲜、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3年,安排财政补助项目169个,中省农发资金14 477万元。安排中央财政贴息项目170个,资金1.32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新增蔬菜产量28万公斤、肉656.5万公斤、奶613万公斤,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5 480.5万公斤。 (尹慧峰 张 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