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水产养殖

  充分发挥和利用黑龙江省水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特别是不断扩大名、特、优鱼类养殖和健康养殖,促进了渔业增收,渔民增效。(1)地产名、特、优品种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具有北方寒地特色、畅销价高的鲟鳇鱼、兴凯湖大白鱼、泥鳅、方正银鲫和黄颡等鱼类品种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哲罗鱼、细鳞鱼和东北雅罗鱼等冷水性鱼类的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得到了推广。同时加大省外名优品种的引进力度。2013年,全省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22.42万公顷,同比增长10.8%,占全省养鱼水面的41.7%。全省繁育鲟鳇鱼、兴凯湖大白鱼、怀头鲶、方正银鲫等地产名贵特产优质鱼类苗种达4.4亿尾,同比增长10%。富锦市泥鳅鱼养殖三年迈出三大步,2013年繁育泥鳅鱼水花2亿尾,池塘养殖面积达到420.66公顷,稻田养殖面积达到100公顷,池塘养殖泥鳅的亩效益达到0.6万元以上,稻田养殖的亩效益虽然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仍然达到600元以上。方正县委、县政府将方正银鲫基地建设作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相继通过《方正县方正银鲫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方正县方正银鲫养殖基地建设方案》,将方正银鲫繁育基地建设列入现代农业建设一主四辅项目之一,成立以副县长为组长的产业推进领导小组,成立方正县方正银鲫原种保护推广中心,将全县5个中小型国有水库划归县水产总站管理,建立方正银鲫养殖基地,在产业用地审批、资金扶持、人才和技术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全力推动方正银鲫产业发展。2013年,全县方正银鲫放养面积突破1 333.33公顷。(2)养殖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提升特色水产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各地加大池塘驯化养鱼和网箱养鱼等高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全省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投入资金540余万元,培训渔民1.12万人。2013年,全省驯化养鱼面积发展到5.73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19.4%。与此同时,驯化养鱼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投饵机、增氧机、浮性饵料等先进生产要素得到普遍应用,一些渔场还安装信息管理监控系统,渔业生产管理向着自动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网箱养鱼继续快速发展,面积达到1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8%。(3)多元化渔业健康发展。休闲渔业档次不断提升。2013年,全省休闲渔业各具特色,具有一定规模的游钓度假村发展到906家,比2012年增加226家,同比增长33.2%,黑龙江省的休闲渔业正向着特色化、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外向型渔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巴彦县连续4年实现淡水鱼出口,2013年首批对俄出口的0.75万公斤鲤鱼已于6月初交付启运,全年水产品出口量达到5万公斤。水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在老牌水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新的加工企业不断涌现。绥滨县为解决网箱养鱼的销售问题,新建立一家加工厂,生产罐头、鱼松和鱼鳞加工制品,产品在“哈洽会”上得到广大市民一致好评,销售前景看好。 (郭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