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农垦管理局
2013年,全局干群团结一心、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战胜了四涝叠加、洪水泛滥等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用精神、汗水和力量谱写了北大荒人的动人乐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5.8亿元,按现行价(下同)同比增长6.4%。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3.6亿元、11.4亿元、3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5.4%、8.5%,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50.8:13.3:35.9。实现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20 841元,比2012年增加2 613元,增长14.3%,首破2万元大关。“六区一团”经济格局逐步完善,“六新一本”治理方式不断创新。
农业 全局播种面积32. 29万公顷,粮食作物比上年增加4 333公顷。粮食总产25.7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0.7亿公斤,实现了粮食总产“十连增”。实现奶牛存栏3.7万头,肉牛、生猪、羊分别存栏6.5万头、9.4万头、21.6万只,肉类和禽蛋总产量分别为4.5万吨、0.5万吨。投资3.2亿元更新各类配套农机具718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63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绿色有机作物种植30.87万公顷;建设“国家级百万亩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区”10.66万公顷,国家质监总局给予“简化备案注册程序”等6条检验检疫监管便利措施。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406个。完成跨区作业4.41万公顷,承租地方土地3.66万公顷。在巴西、俄罗斯、蒙古等国家承租土地2.04万公顷,境外“三代”作业2.33万公顷,实现收入1 600余万元。
工业 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增加值8.3亿元、利润1.37亿元。对接招商引资项目73个,到位资金10.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52.8%。总投资4.27亿元,新、改、扩建项目20个,加工有机食品3万吨。完善北大荒仙骊菜业集团的配套改革。形成了一批出口拳头产品,实现外贸出口额6 419万美元。接待游客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 563万元。实施“3211”工程,实现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95.1亿元、利润36.8亿元、增加值38.6亿元。经纪人队伍发展到500余人,中介组织45个。
城镇建设 新建住宅27.6万平方米,拆迁1 627户、9.2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86%,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建设保障性住房5 881套,超额完成建设任务。重点打造了13个精品住宅小区,城镇品位、城镇形象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社会治安 “大综治维稳体系”进一步优化,“大调解体系”进一步创新,平安创建进一步巩固,管理局连续10年保持省“平安局”荣誉。建立“两级三责”信访联动机制,深入基层化解积案70件。建立政务公开“六个一”的公开载体,数次代表垦区接受省政务公开办的检查验收。职工通过职代会行使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权利,确保企事业单位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局被省政府授予“厂务公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建立29个社区居委会、93个社区工作站、311个网格和3 136个“1+1+N”居民自治组织,涵盖人口17.2万,形成了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
民生 投资4 000余万元建设旅游公路、通达公路、景观公路321公里,投资5.7亿元完善住宅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0万元解决1.2万人饮水安全,投资256万元新增2 043人用上清洁能源,投资3 600万元用于新、改建和维修医疗场所及更新医疗设备。造林绿化面积1 035.39公顷、植树1 040.7万株。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通过省标准化学校验收,3所学校晋升为省标准化学校示范校。5个农场达到北大荒文化示范区创建标准。发放低保金、大病救助资金、救灾救助资金3 767万元,1.4万人受益;完成新增就业4 040人,实现灵活就业15 338人,社会保障实现了全覆盖。231户困难低收入职工家庭全部实现脱贫。
财政 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开展清欠等措施,全年6项费用支出比上年减少2 290万元、降低21.5%,“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减少121万元、降低20.3%。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全年拨付惠农资金4.6亿元。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企业和职工发展,减少财务费用1 300万元。
党建工作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类班子达到90%以上。深入推广“党员中心联带户”活动,得到省委组织部认可和省委书记王宪魁充分肯定。建立党员中心户3 364户、联系党员10 218名、联带群众50 970户。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七大工程,获得垦区第7届“十佳公仆”、省军区勤廉兼优领导干部、全省第4届道德模范各1人。表彰一批劳动模范单位(集体)和个人,劳模精神得到弘扬。管理局党委被省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学习型领导班子标兵。15个农场已建成文化体育馆9个、文化广场14个、文化主题公园13个。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优化。管理局党委班子成员和机关部门领导深入基层长达两个多月,召开座谈会50余次,帮助基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00余件。面对罕见的洪涝灾害,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创造了以10年防护标准的大堤抵御50年一遇洪水的奇迹,涌现出了一批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和个人,完美地诠释了北大荒人的坚守忘我精神。反腐倡廉成效显著。通过开展“整风肃纪提效能、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减少涉企检查51次,解决企业和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个。全局“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被农垦总局认同。“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进一步形成。 (付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