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3年是黑龙江邮政的“管理提升年”,全省邮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坚持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牢牢把握“一 个坚持、两个推进、三个完善、四个提高、五个确保”的工作思 路,突出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企业各项工 作取得良好成效,经营工作稳中有进。累计完成业务总量29.95亿 元,同比增长7.97%;实现业务总收入36.92亿元,完成集团公司 下达计划的102.05%,绝对值列全国第12位,增幅为9.23%,列 全国第15位。实现有效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6.11%。总支出 完成38.11亿元,同比增长8.58%;收支差额完成-15 758万元, 同比增加1 303万元,全面完成集团公司收支差额预算。2013年, 全省邮政累计实现现金净流入1.36亿元,期末货币资金存量达到 5.07亿元;全省劳动生产率10.27万元,同比增长5.91%。板块及 板块内部之间业务结构持续改善,高效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全 省邮政管理费支出同比实现大幅度下降,业务发展稳定性和成本 支出有效性得到增强。(1)通过强化营销队伍和营销能力建设, 改革内部人员结构和推出各种营销项目实现企业市场化运作。年 内,全省邮政有256名营销员实现晋级、799人保级、113人降级、 241人退出营销队伍。理财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全省邮政理财经理 达到417名。营销积分办法全面推广,全年全省邮政职工人均积分 2 462分,个人最高积分达到28万分。通过推进业务外包、探索使 用非全日制用工等形式,加大人力资源盘活力度,稳步推进劳务 用工转招合同用工工作,全省邮政共转招1 235名劳务工,清理编 外人员1 988人。以六大市场、“11+X”个行业客户为开发重点 ,全年共推出23项新产品开发项目、68项阶段性营销项目,累计 实现项目收入5.63亿元,完成计划124%。新业务开发力度不断加 大,对俄国际小包项目成功启动,累计封发38.7万件,运递邮件 86.8吨;“特惠箱”业务在全省开始推广。各地因地制宜,创新 推出内涵丰富的主题邮局,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继续推进网点改造、布局优化工作,全年全省邮政共改造代 理金融网点74处,新购网点9处,新增便民服务站1 273处,累计 建设6 203处。通过多站合一方式,助农服务站的布局进一步优化 ,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代理金融网点转型工作深入实施,共完 成100处省建网点、119处地市自建网点的转型工作,并对1 083处 非转型网点进行流程推广。非金融网点提速发展取得实效,全省 非金融网点累计完成收入1.43亿元,增长12.9%。积极推进重点 地市商务投递网建设,全年新增投递汽车86辆,电动三轮车343台 ,专职商务投递人员达到132人,进一步增强了商务邮件的投递能 力。建立邮件全程时限管理的日常沟通、管理考核工作机制,加 强时限质量考核,优化作业组织,调整作业班次,保证邮件处理 质量和处理时限,邮件全程时限达标率达到95%以上。推进网络 流程优化与改造,按照“二码合一”的作业模式实施散件外走, 提高邮件处理效率。优化调整7个市局的24条支线邮路,年降低运 行费用57.4万元,单车利用率达到78.4%。启动网点资源管理系 统建设,在大庆试运行邮政资源运营监控调度平台系统,实现资 源位置监控、车辆及揽投调度等综合指挥调度功能,并在全省开 始推广。构建统一的电子商务配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上游客户 业务与邮政管理系统的高效贯通,有力支撑了国内小包、保险账 单等业务的发展。继续完善金融客户管理系统,并对电子商务短 信在网客户质量四大主题15项指标、报刊数据库营销10个专题、 ATM布放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为相关业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支 撑。(3)针对历史罕见的洪涝和冰雪灾害,各级邮政企业主动承 担社会责任,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调整疏运计划,全力确保 邮路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各类邮件运递时限,赢得了政 府的认可和用户的满意。加强对“两岗”履职、邮件全程时限达 标、支局服务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窗口服务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增加服务明查暗访频次,不断提高“11185”人工接 通率,全省邮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邮政用户满意度达到89分 。(4)突出制度的约束作用,围绕转变文风会风、限时答复基层 、紧密联系基层,出台相应的制度办法,有效提高了机关的服务 意识和工作效率。2013年,省邮政公司机关形成调研报告8篇,分 析查找问题44个,提出意见建议55条,有效指导了基层经营管理 等工作。年内,全省邮政投入送温暖资金165.13万元,补助劳动 模范、困难职工2 132人,走访慰问集体180个。投入20余万元抗 洪救灾物资,资助47户受灾职工每户5 000元。投入助学资金7.68 万元,帮助101名困难职工子女解决就学问题。第四期互助保障工 作圆满结束,113名重病职工(家属)分别获得1.5万元救助款; 第五期互助保障工作正式启动,救助标准提高到2万元,有14 484 名职工加入保障范围。全省共建成农村支局小家513个、投递员之 家73个,开展网运职工之家建设。2013年,全省邮政1人获得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2个集体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3人获得省五一劳 动奖章、3个集体获得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王 馨)
【集邮业务】 2013年,全省邮政集邮专业坚持把“管得 住,管得严,管得实,管出成效”作为集邮业务管理的重要目标 ,切实从源头做好管控,高度重视票品包版号登记和跟踪、纪特 邮票拆包和断版等基础管理工作。以集邮品鉴会等巡展活动宣传 集邮文化,打造集邮品牌,拓展集邮文化消费市场,加大力度推 进部分地市集邮品库存清零工作,稳步提升县市集邮业务发展。 全年新邮预订套票212 896套、大版1 850版、小版33 713版、年 册1.35万册、邮资封片19 929套、香港邮票册5 321套、澳门邮票 册5 241套,开发企业年册业务5.9万册。累计盘活销售738万元, 占应盘活销售总额的95%。全省县市邮政局累计实现集邮收入10 395万元,增幅10%,百万以上收入的局增至53个。(l)通过开 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旅游”“我的中国梦”“毛泽东同志诞 生120周年”等主题集邮活动,在军营举办“学习雷锋精神,倡导 勤俭新风,创建文明兵营,做雷锋式好战士”主题邮展及“重温 红色经典、品读方寸文化”航天题材集邮展览,丰富军旅文化生 活。通过举办第2届冰城集邮文化交流会--县(市)局客户品鉴 会、牡丹江2013年集邮精品品鉴会、黑河首届珍稀邮票品鉴会、 《邮票收藏与邮票投资》知识讲座等活动,为集邮爱好者搭建鉴 赏珍品、开拓视野、交流沟通、学习收藏知识的平台。(2)针对 定制型业务走旺的市场需求,省集邮业务局向集团公司申请开发 用邮票52笔,面值891万元,通过库存现有票源和市场采购渠道, 为各局邮品开发项目提供全力支撑。2013年,全省定向邮品开发 业务累计申报I50项,申报个性化邮票165项,累计版数(折合16 枚版)19.17万版,合同金额1 456万元。省集邮业务局开发《福 蛇献瑞》《雷锋精神照征程》《壮美龙江》等32项定向邮品;哈 尔滨市邮政局为“哈洽会”现场开发制作个性化邮票952版,5个 月时间延伸发展个性化邮票6 667版;与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合作开发《哈尔滨地铁首通珍藏册》,制作个性化邮票1.2万版, 开发邮册4 000套。牡丹江市邮政局开发《百年口岸》《渤海风光 》《魅力镜泊湖》个性化邮品。绥化市邮政局积极与政府沟通, 开发《腾飞发展中的绥化》纪念册5 000册;与农垦、学校合作开 发《金榜题名》和《时代的领跑者》个性化邮票项目。黑河市邮 政局以沾河林业局“中国白头鹤之乡”为切入点,设计个性化邮 册,突出旅游宣传优势。北安市邮政局将北安农垦局及所属15个 农场的发展历程与集邮悠久文化相结合,设计开发《生态北安、 秀美家园》农垦文化礼品册,成功打造出农场文化与集邮文化相 结合的“农场名片”。伊春市邮政局开发制作具有林都特色的《 杜鹃报春绚林都》《松林八景》《山岭上的鄂伦春》《松之韵》 等个性化邮册。“生肖贺岁”主题集邮作为热点仍然受到市场关 注和追捧。为满足市场需求,有条件的地市邮政局举办“蛇”年 邮票首发式,其中哈尔滨市邮政局举办《癸巳年》邮票首发式暨 第2届集邮文化交流会开幕式,组织生肖金砖邮票尊享签售专场活 动。(3)继续加强集邮专卖店经营管理工作,在全省专卖店开展 “金蛇起舞贺新春”新年主题营销活动和“我心中的美丽妈妈” 为主题的儿童绘画比赛活动,全省共征集少儿绘画作品428幅。在 中国集邮总公司对全国集邮专卖店考核中,哈尔滨集邮专卖店蝉 联5星级,大庆和鹤岗集邮专卖店荣获4星级,黑河集邮专卖店晋 级至3星级。 (王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