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86年按主要行业分的全员劳动力生产率
1986年村及村以下工业和城战个体工业主要指标
石 油
大庆油田新增原油生产能力500多万吨
大庆油田为弥补老油井产量递减,确保油田持续高产稳产,1986年,新建各种井1538口,其中油井1136口;新建联合站、中转站、计量间、变电所等178座;铺设各种管线2660公里,其中集输油气管线2219公里。形成新的原油生产能力349万吨。(贾云国)
大庆开发外围6个小油田
为了确保实现“原油5000万吨稳产再十年”的新目标,大庆石油管理局在搞好老油田挖潜增产的同时,加快了对外围新油田的开发建设步伐。从1983年开始,陆续筹建宋芳屯、龙虎泡、朝阳沟、升平、杏西、齐家等外围油田,采取“滚动开发、以油养油”的开发方针,边勘探、边打井、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1986年底...
葡萄花油田全面开采
葡萄花油田位于大庆的南部,由葡北和葡南两个开发区组成。葡北区开发得比较早,在开采方式上已由自喷为机械抽油,目前抽油机占采油总井数的97.9%,累计建成生产能力114.3万吨/年。葡南区是1984年进行开发建设的,到1986年底,共打井478口,其中采油井367口,注水井111口,建成各种站(所)...
大庆油田薄油层开采技术研究有新突破
为了实现油田持续高产稳产,大庆油田采取了层系井网调整、合理调整压力系统等一系列开发技术政策,把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对象由主力油层转移到中低渗透率油层,开展8个系统工程的技术攻关,表外储层(指未计算过储量的薄油层)挖潜技术研究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表外储层是主体砂岩的自然延伸,单层厚度一般只有0.2...
大庆油田推广新技术获明显效益
大庆油田围绕高产稳产和节能降耗开展科研攻关,并将科研成果迅速推广应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86年推广新技术131项,累计增产原油92.3万吨,节约天然气10020万立方米。节电3560万度,节约成品油1485吨,节约材料费1645万元,获直接经济效益1.25亿元。在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中,主要有...
大庆外围天然气勘探获新成果
天然气是经济、清洁、高效的燃料,也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大庆油田过去主要以勘探石油资源为主,1986年加强了天然气资源勘探,取得显著进展。在油田西部的英台地区打出了日产天然气20多万立方米的高产气井,在他拉哈地区萨、葡、高油层获得中高产油气流,在升平北部发现了新的含气区块。全年探明天然气储量40...
大庆油田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9%
几年来,大庆油田重视标准化管理,已建立起局、厂(公司)、矿(大队)、小队四级标准化管理系统,对全油田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与提高。油田生产的原油、天然气、轻烃、净化水4种主导产品,还有101种定型批量配套工业产品,都分别执行着各级各类标准,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9%。...
大庆采油实现计算机监控
大庆油田的六个采油厂实现了计算机联网,取代了大部分靠人力抄写填报地质数据等劳动。新建的计算机网络每天处理着3 0多万个地质数据,掌握着每口油、水井的工作状态。这个计算机网络是大庆油田科技发展部和浙江大学电子计算机系用两年时间共同完成的,把分散在局、厂、矿的68台微机联网,使数百平方公里的油田有了...
东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库投入使用
为防止原油外输过程中偶遇的堵塞,避免一些油井被迫停产,近几年,大庆油田一直不断扩大原油储备能力。1986年有13座储罐开始施工,总容量为53万立方米,到年末有8座储罐配套建成,具备进油条件,建成容量为27万立方米。其中容量为5万立方米的储罐就有4座。这个油库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库。它的投产,...
石油化工
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经过5万名建设者四年多的艰苦奋战,到1986年7月,乙烯一期工程生产装置除乙醛、醋酸外,乙烯、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造气、丁辛醇等5套生产装置、配套的公用工程,以及三废治理设施共71个单项工程,全部投入生产。到1986年底,投产的装置已生产出16种...
资料:大庆30万吨乙烯一期工程主要生产装置
大庆30万吨乙烯一期工程共有7套主要生产装置: 1.年产30万吨的乙烯装置。从日本日挥公司引进,采用美国S.W技术,是我国第一套以油田轻烃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装置。从油田输来的轻裂解料和大庆石化总厂提供的重裂解料,经高温蒸汽裂解,再经急冷、压缩、胺碱洗和分离精制后,得到聚合级乙烯30万吨,丙烯1...
«
1
2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