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水利工具
第五节 水利工具 推土机 1974年,本县有东方红60推土机一台。1981年,已有机械动力推土机三台。在修江堤、水库、排水沟、鱼池和水利工地建设中,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钻井机 本县自成立钻井队以来,至1981年末,拥有动力钻井机五台,其中深井钻机两台,浅井钻机三台,洗井空压机一台。另外还有...
第六节 水利队伍
第六节 水利队伍 水利干部队伍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亦逐年壮大。1965年 5月,设立水利勘测设计队一处,有工程师两名,技术员十三名。凡县内农田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及施工技术指导等任务,均可承担。至1981年,水利科所属有钻井队一处,排灌...
第一节 水产养殖
第六章 渔业第一节 水产养殖 本县南部地区紧靠松花江左岸,沿江地带,地势低洼,大小泡沼较多,适合渔业的发展。 1949年以后,水产养殖事业纳入了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利用泡沼养鱼,逐渐受到了重视。1955年,县内有国营渔业养殖场两处,养鱼五十四万尾,年产鱼七十吨,初步发挥了示范作用。1956年,...
第二节 水产捕捞
第二节 水产捕捞 水产捕捞事业,据有稽可考,可上溯到民国元年(1912年)。当时,渔户王荣显利用排水沟子创办渔港一处,面积为八百平方丈,并有四平方丈鱼圈一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沿江一带有代表性的渔户十余家,常年从事捕捞事业。伪满...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三节 经营管理 民国三年(1914年), 曾于松花江沿江一带渔区设稽查员一名, 主管渔业事宜。民国六年(1917年),于拉里泡、涝洲屯等处设有渔业公司,管理水产捕捞,并沿江设防,征收渔税。 解放后,于1949年设渔业公司,专门...
第一节 家庭多种经营
第七章 多种经营第一节 家庭多种经营 解放以前,一些农民在从事田间农事之余,常利用闲田隙地及多余劳力从事种植、编织、熬制、养殖、捕捞、狩猎等诸业活动,以增加收入。 解放以后,政府对农民的家庭副业生产,历来加以倡导。1954年以前,指...
第二节 社队多种经营
第二节 社队多种经营 本县地广物博,发展社队多种经营的条件比较优越。对社队的养殖业、种植业,政府每年都下达计划,并设有专门机构进行指导。而社队也都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进行多种经营生产活动,以增加收入。1979年以后,社队的多种经营出现...
第一节 气象网点
第八章 气象第一节 气象网点 1954年,设肇东雨量站。1957年8月,设立四方山气象站,有观测员两名(农作物、物候观测员各一名)。1958年8月,省气象局开始组建肇东县气象服务站,并于1959年1月1日正式开始工作。这...
第二节 预报和观测
第二节 预报和观测 气象站位于县城西郊,地处东经_125°58′、北纬46°04′线上。观测场海拔高度为一百四十七点二米,动槽式水银气压海拔高度为一百四十七点八米,观测场面积为六百二十五平方米。 建站初期,天气预报的方法比较简单,主要...
第三节 人工科学降雨及防雹
第三节 人工科学降雨及防雹 1974年以来,结合为农业生产服务,开展了三·七高炮人工降雨和土炮防雹工作,使部分社队缓和了旱象避免了冰雹的危害。 1974年 9月至1975年5月,由于长时间无雪少雨,旱情严重,从5月13日开始,即利用天空降雨云层...
第五编 工业
第五编 工业 自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肇东分防时起,境内即有少数民办工业,从事生产活动。这些工业,多为制酒、榨油之类,少数商、工兼营,大部均为一业专营,其产品皆为人民生活之所必需。至于民间铁、木、皮、制粉等工匠艺人,其活动踪迹则散见于城乡各地,随着季节的变换,时而增多,时而减少。民国二...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第一章 地方国营工业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初期,伪满洲国遗留下来的官办、私办工业均为数了了,且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极不适应生产的发展及人民生活的需要。1945年解放以后,首先把伪满时期官办的肇东电灯公司、申通号油坊和满蒙米厂全部接收过...
第二节 企业整顿
第二节 企业整顿 1950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地方国营工业进行了整顿。把县城内几家制油、质米厂合并为油米加工厂,把新生毛业工厂和皮革工厂合并为肇东皮毛厂。在1960年的“大跃进”浪潮中,由于盲目办厂的结果,使一些工厂处于无...
第三节 工业生产
第三节 工业生产 1945年解放初期,除接收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肇东电灯公司、申通号油坊及满蒙米厂等三家工业外,本县别无其它国营企业。这几家企业,设备简陋,产量低微,而且行业不全,故县内需要的工业用品及人民生活用品几乎全部从外地购入。1...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第二章 集体所有制工业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初期,从事铁、木、皮生产的手工业工人,为数甚多。他们散见于城乡各地,有的有固定地址进行生产加工,有的则推车、挑担走街串巷,承揽活计,在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上,起到了一定作用。1952年,这些...
«
1
2
...
11898
11899
11900
11901
11902
11903
1190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