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土地利用
第三节 土地利用 1987年7月 1日,城乡地政实行统一管理。成立宅基地管理站,制定 《审批地号制度》、《处理宅基地纠纷制度》。在审批宅基地上坚持“五不批”:有房的不批、出租房屋的不批、工作单位不在本镇的不批、没有结婚手续的分户不批;有争议的地块不批。依照城镇规划,全年共审批地号482户,并处理...
第四节 土地执法
第四节 土地执法 1986年,在清查非农业建设用地过程中,重点清查自1982年 5月以来乱占滥用耕地现象。通过清查发现以下问题: 一 不经审批擅自乱建。认为在本乡本土建房无须申请批准。如各乡、镇建敬老院、道班房等,甚至烟筒屯镇某老师建居宅地也是如此。 二 仅口头请示不履行报批手续即施工建设...
第五节 矿藏管理
第五节 矿藏管理 2002年,克尔台乡官尔屯、新发屯两处建筑用砂矿,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采矿权。对已查明的特勒砂矿进行试采。同年,引进澳门葡京公司投资100万元,在天湖公园南岸开钻第1口地热井,井深1 800米,水温53℃。县与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龙虎泡油田创税收1.5亿元,实现税后纯利润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第三章 气象第一节 气候特征 一 气 温 本县年平均气温4.3℃,县域南北相差约1.5℃。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18.3℃;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3.7℃。极端最高气温39.3℃,出现在1980年7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35.9℃,出现在1986年1月15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
第二节 气象测报
第二节 气象测报 一 管理机构 1985年,县气象局隶属省气象局,内设业务股、科技产业股,设局长 1人,副局长 1人。2003年末,共有在职职工29人。 气象局旧址位于府前路、林业局西侧,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2002年,气象局新址于县城西郊,林肇路北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
第三节 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 1986年7月21日至27日,连降7天大雨,县第二良种场遭受严重涝灾,受灾地段最浅水位与垅顶平,最深水位达1米左右。受灾面积3 470亩,其中玉米制种田800亩,大豆种繁殖田300亩,商品大豆田1 300亩,商品高梁及玉米800亩,小麦200亩,大葱 70亩。受灾作物全部绝产,...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四章 人口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 民族人口分布 1985年,蒙古族多聚居在敖林西伯、胡吉吐莫、巴彦查干、江湾、克尔台、他拉哈、腰新等乡镇,其中敖林西伯、胡吉吐莫、巴彦查干三个乡(镇)较为集中。这些地域水草丰美,适于畜牧业发展。 汉族主要集中在泰康镇、一心乡、白音诺勒乡、烟筒屯镇,这些地域土...
第二节 人口构成
第二节 人口构成 一 民族构成 1985年,全县人口22.3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3.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汉族人口18.6万人,占总人口的 83.7%;朝鲜、达斡尔、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满、回、黎、壮、白等民族人口3005人,占总人口的1.34%。 1990年,通过人口普查,增加...
第三节 人口变动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985年,全县47 580户,222 572人。其中男113 475人,女109 097人。 政府以严厉手段处罚超生现象,强制节育,奖励独生子女家庭以达到计划生育目的。由于正值1966~1968年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龄,人口增长率持高不下。1989年,人口增长...
第四节 人口控制
第四节 人口控制 一 管理机构 1985年,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计划生育计划服务站,编制 9人,其中设主任、副主任3人。各乡镇计划生育助理29人。 2001年 8月,计划生育委员会改称计划生育局,内设综合股、统计规划股、政策法规股、宣传教育股、下设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药具...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二篇 农业第一章 畜牧业第一节 管理机构 1985年,畜牧局编制7人。其中局长1人,副局长 2人。下设畜牧总站、畜禽繁育站、草原管理站、家畜防疫站、兽医院。全系统共有科技人员120人,其中畜牧师9人,兽医师11人,助理畜牧师18人,助理兽医师42人,畜牧技术员13人,兽医技术员27人。198...
第二节 经济形式
第二节 经济形式 一 私人所有 1986年,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农村相继出现以养畜为主、种植为辅的养畜专业村屯、家庭牧场、养畜专业户、养畜大户。年末,全县有养畜专业村屯29个,家庭牧场318个,专业户2 043户。不少养畜村屯和个人被树为先进典型。县政府相继出台...
第三节 畜类生产
第三节 畜类生产 1986年,贯彻落实党中央 (1986)1号文件和省市畜牧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畜牧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养畜专业村屯、家庭牧场、养畜大户,本县被评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先进县。1987年,畜类生产以牛羊为主,以奶牛为重点,大力发展猪禽生产...
第四节 奶牛养殖
第四节 奶牛养殖 1986年,全县奶牛生产以国营、集体、个体 3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国营牧场如对山、红旗在原有牲畜“转贷”之后,都组建国有核心奶牛群。各乡镇发展养奶牛专业村屯和专业户。有奶牛专业村屯8个,养奶牛2 403头;养奶牛专业户743户,养奶牛3 487头,交售鲜奶 1.7万吨。1987年...
第五节 猪禽养殖
第五节 猪禽养殖 一 养 猪 1986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牛羊为主,大力发展猪、禽生产,重点抓养畜专业村屯、专业户的发展。全县有养猪专业户160户,养猪891头。1987年,生猪经营放开,县食品公司停止生猪收购,国家停止向农民派购生猪任务。1989年,推广生猪直线育肥技术。1990年,鼓励...
«
1
2
...
12882
12883
12884
12885
12886
12887
1288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