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伊拉哈荣军农场、八一五农场开荒建点
第二节 伊拉哈荣军农场、八一五农场开荒建点 一、伊拉哈荣军农场开荒建点 正当全国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告捷之际,1949年10月,一批来自解放战争前线的革命残废军人和知识青年不到300人,响应党的号召,满腔热血,满怀壮志豪情来到了“北风声声凄,豺狼夹路啼、乌云遮红日,百里行人稀”的北大荒,立志唤...
第三节 艰苦创业
第三节 艰苦创业 创业的经历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苦过程。1949年10月,垦区最初的创业者,是一批来自解放战争前线的残废革命军人和知识青年,一共不到三百人。他们用人民战士的坚强意志,迎击着严寒的侵袭和生活中的困难。在这一片渺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头顶蓝天,脚踏草甸,走出了一条难忘的创业道...
第四节 八一五农场和伊拉哈荣军农场合并
第四节 八一五农场和伊拉哈荣军农场合并 1951年1月,鹤山农场和八一五农场合并为鹤山八一五农场,后改为九三农场。1952年东北局召开了国营农场会议:明确了办好国营农场的指导思想。在经营管理上加强了经济核算工作,整顿了劳动组织,进行了土地区划。当年冬天,八一五农场和伊拉哈荣军农场合并,名称改...
第一节 九三荣军机械农场第三分场
第二章 五十年代第一节 九三荣军机械农场第三分场 1953年,九三荣军机械农场第三分场为完成国家交给的“增产粮食,经营有利,示范农民,积累经验,培养干部,积累资金,扩建新场”等任务,在原有的一队。八队、十六队3个生产队的基础上又扩建了十队、北牧队2个生产队;工资制度由供给制改为工薪制;不断...
第二节 九三人民公社、九三管理区
第二节 九三人民公社、九三管理区 1958年是全国国营农牧场在大跃进运动中大发展的一年。 8月29日,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农场均转为公社,下放到县管理。生产、投资、物资供应、产品销售,也随着领导关系的变化而转移了。实行政社合一,原有的组织机构,经营范围等都基...
第三节 九三分场和尖山子分场
第三节 九三分场和尖山子分场 根据地委指示,原九三荣军农场第三分场总支委员会改为九三分场总支委员会,增设尖山子分场总支委员会,于1958年4月4日启用新公章。 同时,中共九三地区党委批准:李春林、杨清林、马振江、宋庆余、黄国友、张玉坤、尉秀山等7人为中共九三分场总支委员会委员。蔺富、谢永苓...
第四节 国营九三农场
第四节 国营九三农场 1959年,九三农场总人口1 461人,其中男性827人,女性634人;职工604人,男588人,女16人;其中生产工人486人,服务人员32人,管理人员51人,文教卫生人员9人,其他人员26人。总户数301户。当年又扩建了第六生产队,共6个生产队,1个畜牧队。 ...
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 1960年至1962年,经历了“大跃进”的高潮时期,遭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物资供应突然紧张以及高指标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和共产风的影响,废弃了多年积累的科学增产技术经验,使农场搞了大量的无效劳动,原来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被否定,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第二节 职工生活
第二节 职工生活 1959年;在瞎指挥风、浮夸风、共产风的影响下,总场、分场、生产队的人力、物力、财力相互平调相互共产,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分配上都搞绝对的平均主义和共产主义。广大职工群众变卖私有财产,私并公,小并大,化私为公,化小公为大公,农场大办集体宿舍,集体食堂,迫使职工家属过共产主义生...
第一节 生产稳步发展
第四章 恢复和巩固时期第一节 生产稳步发展 1963~1965年,农场转入了三年恢复和巩固时期,全场继续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展了整党整场和面上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落实了以“双十条”和“二十三条”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政策;纠正了“五风”;精减了机构;下放了干部,劳力归队...
第二节 铁锋农场的建立
第二节 铁锋农场的建立 经省人委黑计字60号文批复,铁锋农场于1965年6月24日正式成立。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厅九三农场管理局。 场址设在东经125 °37′20″,北纬48°53′ 20 ″。位于高峰六队以南,红丰农场以北,东与嫩江农场、七星泡农场接壤。西与尖山农场为邻。 农场...
第三节 实行标准作业、经济核算
第三节 实行标准作业、经济核算 1963年,为了加强管理,初步建立了以经济核算为基础,以专责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使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恢复和提高。继续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逐步恢复和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生产队,班组实行了成本核算和定额核算,节约了开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第四节 党群工作
第四节 党群工作 中共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部文件指出:农场党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场中的基层组织,是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农场中党的领导权应该集中在党的委员会。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对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建设工作、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以及农场中生产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工作实行全面...
第五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
第五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 恢复和巩固时期,农场进一步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国营农场“一业为主、农牧并举、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各项生产的整顿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农、林、牧业的具体管理措施,提高了机械化水平,调动了生产积极...
第一节 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九团的建立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一节 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九团的建立 为全面落实毛主席的“六一八”批示,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以及“五七”指示,巩固边防,保卫社会主义江山,适应形势的需要。1968年11月兵团党委派团长陶广兴、政委林明德、作训股长孙振德、宣传股...
«
1
2
...
15345
15346
15347
15348
15349
15350
1535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