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章 三角(导线)测量
黑龙江地区的近代三角测量始于清末,即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的点,构成相互联接的三 角形。在点上设置测量标志,用经纬仪观测所有三角形中的水平角,并精确测定起始边长和 方位角,由已知坐标点起算,按三角形边角关系逐一推算其余边长和方位角,从而求得各点 的坐标。清末沙俄侵略者在黑龙江地区测绘1∶8.4万比例...
第一节 一等三角锁布测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测量队在黑龙江地区布测了由一系列三角形或四边形联接而 构成锁状的一等三角锁。三角形平均边长45公里,锁段沿交通干线布设,在各锁段的交叉处 或锁段两端布设了双菱形基线网丈量基线,测定起始边长一端点的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各 点埋设了花岗岩方形柱石和盘石,柱石顶面露出地面,...
第二节 二等三角锁网布测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测量队首先在黑河地区大面积布测二等三角锁,以测绘军用 地图,锁段长度一般为80公里(1∶10万地形图测绘)、40公里(1∶5万地形图测绘)。在二 等三角锁内的某些军事要塞区,布测由一系列三角形联接而构成的二等三角补充网。在哈尔 滨、齐齐哈尔则直接布测二等三角网。二等三角锁...
第三节 三、四等三角网布测
1912—1930年,东三省陆军测量局为施测1∶5万比例尺地形图,在黑龙江地区南部布测 三、四等三角点1000余个。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测量队和伪满洲国测量机构为测绘军用地图,在黑龙江地区 布测三、四等三角点3000余个。其中,黑河地区、伊春北部地区布测三等三角点244个,四等 三...
第四节 抚远区导线网布测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省布测一、二等三角锁网时,东经132°以东,北纬47° 20′以北,约2万平方公里的抚远测区,由于大片重沼泽地通行困难被搁置下来,形成大地控 制空白区。当时那里的情景:“极目眺望北大荒,苍苍莽莽皆草浪;天空呱呱乌鸦叫,地下 一片水汪汪”。到70年代,大片沼泽地经...
第五节 佳木斯区二等三角补充网改造试验
佳木斯二等三角补网改造试验,是国家测绘总局的重点试验项目,主要目的是对我国二 补网的实际精度做出分析评价,是否需要对二补网进行改造(二补网三角点约占我国二等三 角点总量的半数),并为如何改造提出最佳技术方案,使二补网的精度能提高到满足1∶500 0以上大比例尺测图控制之用。这一重大测绘项目的内、...
第四章 水准测量
黑龙江地区的水准测量始于清末。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沙俄交通部勘测队在黑 龙江地区勘测中东铁路路线时,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直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 按尺上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由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铁路水准路线,逐站测 定各点的高程。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在...
第一节 一等水准路线布测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测量队在黑龙江地区沿铁路线和少部分公路布测一等水准路 线。每隔4公里左右埋设普通水准标石一座,标石顶面露出地面。在路线交叉处埋设了基本水 准标石。使用德国蔡司精密水准仪和因瓦水准标尺(木制尺壳内安装一因瓦合金带尺,其上 绘成间隔为一厘米的分划线),在相邻两水准点间的测段上...
第二节 二等水准路线布测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测量队在黑龙江地区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布测二等水准路线 ,每隔4公里左右埋设普通水准标石一座。使用蔡司和乌依路脱水准仪及相应的水准标尺。采 用往返观测或沿一方向测定两次。视线长度为60米。往返测高差不符值每公里在10毫米以内 。取两次高差中数为两标石间的高差。这一时期共布测...
第三节 三、四等水准路线布测
1954—1958年,省内水利、农垦、土地、地质、煤炭、石油等部门,根据各自测图和工 程建设的需要,采用各部门制定或苏联的水准测量技术规定,在全省境内开始布测三、四等 水准路线。 1959年后,除上述有关部门继续布测三、四等水准路线外,国家测绘总局、总参测绘局 在布测二等三角锁网时采用国...
第五章 重力测量
省内重力测量始于1957年。利用重力仪测定地面点重力加速度(简称重力(重力是地球 引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地面各点的重力,随各点的位置、高程和地球内部 物质分布状况而变化)),以严密处理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和进行地质矿产资源勘探。 重力测量分重力控制测量和加密重力测量。重力控...
第一节 重力控制测量
1956—1957年,国家测绘总局在全国范围布设重力测量控制网(称国家1957重力网)。 全网共有21个基本重力点,82个一等重力点。该网在黑龙江省设有1个基本重力点、7个一等 重力点。1957年夏季,国家测绘总局聘请的苏联航空重力测量队一行11人(队长、副队长各 1人,仪器和观测工程师3人...
第二节 加密重力测量
1958—1981年,测绘、石油、地质、煤炭等部门,为满足各自业务的需要,在全省境内 布测了加密重力点12850个。作业使用两台仪器观测,有金属弹簧重力仪、石英弹簧重力仪和 石英扭丝重力仪。均采用相对重力测量法,从一、二等重力控制点出发,联测数个待定点, 再闭合到控制点。加密重力点的重力值均属于...
第一节 平面坐标计算
第六章 大地测量计算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关东军测量队对在东北地区布测的24条一等三角锁、21个基线网、 531个三角点(其中黑龙江地区144个三角点)统一进行了测量平差(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 各种观测结果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测量平差的目的在于消除观测结果的误差,求得最可靠的 测量结果和评定测量结...
第二节 高程计算
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水准点以长春水准原点的高程起算。一等水准观测高差中加 入了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和平差改正。 1958年11月,国家测绘总局、总参测绘局、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黑龙江省水利 厅勘测设计院、辽宁省水利电力建设局勘测设计院共同组成了中国东北部地区精密水准平差 小组,...
«
1
2
...
2995
2996
2997
2998
2999
3000
300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