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
1930年,民国政府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按照国际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规定, 采用经差6°、纬差4°分幅,以实测1∶5万比例尺地形图和1∶10万比例尺调查图为基本资料 ,编绘1∶100万比例尺中国舆图,其中黑龙江地区9幅。因抗日战争开始,以编绘稿用红、绿 、黑、紫、黄、浅蓝及深蓝七色试印...
图4-2 1:10万比例尺地形图(1983年)
图4-3 1:25万比例尺地形图(1984年)
图4-4 1:50万比例尺地形图(1973年)
图4-5 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1980年)
第二章 普通地理图编制
黑龙江地区普通地理图是以本地区或本地区内独立行政区域为基本制图单元,用基本比 例尺地形图作基本资料,依据地图用途、目的和要求,确定地图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反 映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分布规律的一览性地图。 清朝前,黑龙江地区未形成独立行政区域,没有编制以该区域为制图单元...
第一节 省地图
1718年(清康熙五一七年),清廷根据各地实测的地图制成《皇舆全览图》和各省一幅 的分省图,‘将各省图的印本发给各省参考备用”(高俊:《明清两代全国和省区地图集编 制概况》,《测绘学报》1962年第5期,第297页。)。这是黑龙江地区最早的省地图,但未 被广泛利用。 1864年(清同治三...
图4-8 黑龙江省地图(局部,1984年)
第二节 省地图集(册)
清末,为编修大清会典,由屠寄主持按统一设计、要求,利用实测资料,将联系密切的 多幅地图汇集,使各图幅在内容上互相联系,编纂成100里开方总图1幅,50里开方6城分图1 0幅,呼兰、绥化厅图2幅的《黑龙江舆图》,是黑龙江地区的最早地图集。但6城分图由于黑 龙江城和呼伦贝尔城所辖地域广阔,二城并不是...
第三节 地市县社地图
清末,黑龙江地区在设置道、府、州、厅、县等行政建制时,按民政部要求,委派夙谙 舆图之官吏,“将新划区域,测绘方里详图,咨部备案”(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设治 》(上),1985年,第82页。)。此时的地图均为勘界地图,地图内容表示了区划范围及范 围内河流、居民地、道路、地貌及毗邻区域的行政归属...
图4-10 富锦县地图(局部,1972年)
图4-11 合江地区图(局部,1976年)
图4-12 长安公社地图(局部,1977年)
第三章 专题地图编制
自清乾隆朝后,以普通地理图为地理底图,运用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范围法、质 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点数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等表示方法,反映 黑龙江地区自然地理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现状及分布等静态特征与发展 变化等动态特征的专题地图,成为该地区地图内容涉及面最广...
第一节 自然地图
建国后,省内各专业部门编制了显示黑龙江省自然现象的特征、成因、地理分布及其有 关因素相互联系的自然地图和地图集。按其反映的内容,主要有综合自然地理图、陆地水文 图和气候图。 一、综合自然地理图 1956—1960年,中国科学院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队在黑龙江流域及其毗邻地区进行考察 ...
«
1
2
...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