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九节 交通和其他部门测绘队伍
50年代成立的黑龙江航道局测量大队、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勘察设计所、哈尔滨铁路局 齐齐哈尔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勘测室,70年代成立 的黑龙江省非金属地质公司、黑龙江省化工设计院和80年代成立的黑龙江省公路桥梁公司勘 测设计所、化学工业部地质勘探公司黑龙江地质勘探大...
第一节 测绘教育
第三章 队伍建设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东三省开办吉林陆军测绘学堂,奉天陆军测绘学堂。1909 年(清宣统元年),吉林陆军测绘学堂归并奉天陆军测绘学堂,改称东三省陆军测绘学堂, 学制三年。1913年,该学堂改名东三省陆军测量局测绘学校。至1920年,该校停办,共办7期 ,为三省培养测绘人才...
第二节 队伍来源
建国后,黑龙江省测绘技术人员来自4个方面: 一是留用的民国时期的测绘技术人员。如原牡丹江市城建局测量组长、工程师张玉君, 为1928年东三省陆军测量教练所三角课毕业生。原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毕业(该校1904年创办 于北京,名为总理练兵处测绘学堂,1909年改称京师陆军测绘学堂,1912年改...
第一节 建国前行政法规与规章
第四章 测绘行政法规与规章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清廷陆军部颁布《奏定测绘章程》18条。《皇朝续文献通 考》载有全文,规定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的原则,以测定各地面点的位置、真高。 1909年(清宣统元年),陆军部颁布《奏定东三省陆地测量总局暂行试办章程》,包括 总则、编制(三角科、...
第二节 建国后行政法规与规章
一、国家行政法规与规章 1955年12月29日,经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发布《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命令》。这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测量标志保护工作的第一个法令。《命令》规定 :永久性测量标志应该视为国家的财产和建筑物,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和全国人民都有保护 的责任。测量机...
第五章 测绘基准与测绘系统
测绘基准,是指进行测绘的各类起算面和起算点及其相应的参数。它们是整个测绘的起 算依据和建立各个测绘系统的基础,如大地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 测绘系统,是指由各个基准延伸,布设在广大范围的各种测绘控制网。它们是各类测绘 成果的依据,如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重力测量系...
第一节 坐标系统
清朝后期。1908年(清光堵三十四年),陆军部《奏定测绘章程》第八条规定:京师及 各省首府应设经纬度原点一处。此项规定在黑龙江地区并未实施。而是采用假定坐标系,测 图时在平面控制网中选择一个控制点,假定其坐标,选定一条边假定其坐标方位角,以此作 为推算全网各点坐标的起算数据。因此,造成测制的地形...
第二节 高程系统
清朝后期。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陆军部《奏定测绘章程》第十二条规定,所有 测量的各点真高,统由中等海水面起算。此项规定,在黑龙江省地区没有实施。 民国前期。黑龙江地区仍无统一的高程基准面。东三省陆军测量局采用辽宁假定高程基 点。铁道、水利部门采用苏联波罗的海高程系,由波罗的海中等...
第三节 哈尔滨天文经度基本点建设
1980年5月,国家测绘总局召开的大地测量工作会议,提出分别在北京、哈尔滨等9个城 市建立全国天文基本点,并联结成为国家天文经度基本点网。供天文观测人员每年在野外作 业以前和以后,在就近的天文基本点上,用比较法测定人仪差,以统一全国经度系统,修正 天文经度,提高经度测定的精度,从而求得所需要的大...
第四节 哈尔滨长度检定场建设
1980年5月,国家测绘总局召开的大地测量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哈尔滨长度检定场,以 满足黑龙江省内外测绘专业部门进行各种类型测距仪精度测试和检定,及对因瓦基线尺、钢 卷尺野外比长检定提供场地。 该长度检定场建设工程由省第一测绘大队承担。场地选在哈尔滨道里区阎家岗机场内, 在主跑道东侧,沿...
第六章 测绘技术标准
测绘技术标准,包括各种测绘细则、规范和图式。测绘细则、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布设方 案、技术设计、仪器检验、作业方法、成果记录整理、成果检查验收等技术工作的具体规定 。地图图式主要包括符号的图形、尺寸、颜色及其代表的实地地物、地貌在地图上表示的规 定,附有地图上所用注记的字体、字大和图廓整饰形式和说明...
第一节 大地测量技术标准
国家测绘总局、总参测绘局(以下简称两局)于50年代末联合颁发了三角测量、水准测 量、基线测量细则,60年代初颁发了天文测量、光速测距、重力测量细则,70年代国家测绘 总局对上述细则作了修定。 大地测量技术标准选介: 一、《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细则》,1958年10月两局联合颁...
第二节 地形测量技术标准
1958年,两局联合颁发了《1∶25000、1∶50000、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 外业规范》和《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草案)》。1960年,又联合颁 发了《1∶25000、1∶50000、1∶10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第三节 工程测量技术标准
50—70年代,国家煤炭工业部颁发了《矿山测量图图例》、《煤矿测量图例》和《生产 矿井测量规程》、《煤矿测量试行规程》。 50—70年代,国家重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颁发了《测量技术规范》、《工 业建筑安装工程测量暂行技术规范》、《建筑物沉降观测规范》、《机械工业建厂测量规范 》...
第四节 地图制图技术标准
60—80年代,国家测绘总局、总参测绘局颁发了《1∶2.5万、1∶5万、1∶10万比例尺 现势图编绘细则》、《1∶10万地形图编绘规范》、《1∶20万地形图编绘规范》、《1∶50万 地形图编绘规范》、《1∶20万、1∶50万地形图图式》、《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 式》、《地图制印规...
«
1
2
...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