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开发抚远三角洲的英雄儿女
开发抚远三角洲的英雄儿女 红旗飘飘战草原,誓让抚远山河变。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部指战员,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已把沉睡的抚远三角洲初步开发成为“千里豆花吐芬芳,万顷麦海滚金浪”的生产:粮食的基地,为开发富饶的抚远三角洲挥写了一部壮丽的诗篇。 迎风斗雪踏荒原 正确认识了...
建三江大型生产队建设掠影
建三江大型生产队建设掠影 孙 成 钰 近几年来,建三江管局以国内外先进机械武装起来一批大型生产队。这些大型生产队以它崭新的风姿,展示了北大荒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象颗颗璀璨绚丽的“明珠”闪耀在三江平原上“建设好商品粮大基地,为四化建设多贡献财富”。党的十一届三...
别拉洪河配套工程受益
别拉洪河配套工程受益 ——千条水渠纵横交错 万顷“魔沼”变为良田 三江平原涝区综合治理工程之一的别拉洪河配套工程,现已全部完工,开始移交。 别拉洪河流域的这片沼泽地,过去被称作万顷“魔沼”。如今,千余条排水渠纵横交错。今年七八月间,别拉洪河流域共降雨三百四十一点六毫米,暴...
今日建三江
今日建三江 张 尚 宇 我没有想到,会有机会跟随水文地质考察队到了建三江。虽说是匆匆的一瞥,但是建三江别具一格的风貌,沸腾的生活景象却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东北角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汇合处,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沼泽荒原,是一块正...
三江月夜
三江月夜 李 方 俭 我曾赞美过早晨,因为它有如火的旭日;我也曾描绘过傍晚,因为那最后一抹晚霞牵动了我的情思。然而,最使我感奋和纵情的,莫过于建三江的月夜,因为它用神奇薄纱,覆盖着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图景,使人在这朦胧的景色中,醉了。 这又是一个美好的月夜。...
编后记
编后记 建设有须历史的海鉴,而历史凭据资料的积累 伴随改革的时代旋律,吮吸“北大荒”的甘甜乳汁,经全体编史修志人员的辛勤努力,《建三江农垦志》现在奉献于读者眼前! 《建三江农垦志》共分9编、45章、157节、279目,总计70万字,并附照片100幅。 这部农垦志的编写工作,始于1984年 4...
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史志编审委员会成员
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史志编审委员会成员 主任委员 刘廷佐 副主任委员 耿国栋 贾履先 刘 枫 孙 英 委 员 吕少佐 孙明立 常凤亭 魏天宝 曲先友 武明三 张 野 马洪林 徐祖康 徐安清 郭易林 高静淹 冯士杰 王学成 吴茵枫 王显卿 程云鹏 甘孝先...
题词
题词题词题词
前言
前言前言前言《八五九农场志》编纂成书,这是值得庆贺的。这是一部记载八五九农场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创业的光辉篇章。 今八五九农场是1964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由原八五九农场的五、六分场重新合并组建的。合并后农业队11个,耕地10.7万亩,拖拉机42台,收割机30台,职工3,2...
引言
引言引言引言场志办的同志约我为场志作序,因到八五九农场时间不长,对本场之历史了解甚少,实感不能胜此重任。 据悉,一百多年以前,乌苏里江两岸直至东海滨,都是我国的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之后,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强行划归俄国。从此,今八五九农场这块地方便成为祖国的边陲。所以...
凡例
凡例凡例凡例一、本志取事于1956年至1984年之间,为追溯历史和横陈现状,个别章节上限伸至清朝末年,下限延至1985年本志成稿之日。 二、本志立概述、大事记、经济、政治、文教卫生、社会、人物、附录共八编五十一章一百五十七节,节以下各段、目,一般立有标题,依次排列。 三、本志以文、图、表、录并用...
编制机构
编制机构编制机构编制机构 《八五九农场志》编审委员会 主 任:刘相重 副 主 任:顾洪翥 张士凡 委 员:范洪仁 牛岳华 李维民 宋连福 袁庆年 翟永生 林精潘 陈明德 场志编写办公室 主 任:张士凡(主编) 副 主 编:林精潘 责任编辑:陈明德 编 ...
彩页1
彩页彩页彩页1黑龙江省八五九农场区域图
彩页2
彩页2八五九农场渠系分划图
彩页3
彩页3新八五九时期办公室(一九六四年建)农场职工俱乐部(一九七二年建)农场场部一角。
«
1
2
...
7208
7209
7210
7211
7212
7213
721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