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季以来,大兴安岭松岭区全面提高城镇绿化率,发动职工群众参与到绿化家园的大会战中。目前,已形成了以生态公园为自然主题区、以外环绿化林为拓展区、以棚改新区为优美生活区、以单位庭院绿化为优美工作区、以街路绿化为重点景观区的城镇园林绿化新格局。
规划先行全民参与
大兴安岭松岭区按照东北林业大学设计的《城镇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规划》和《松岭区(局)城镇绿化管理办法》作为总的指导原则全面推进。在具体实施中,对所有的绿化地段进行了先调查、后设计、再施工的科学程序,并将义务植树后期的管理任务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有章可循,实现了绿化工作的科学性,绿化效果的完整性。责任到位,确保了绿化成果的可控性,全面提高了绿化树木的成活率。
像“护林防火、人人有责”一样,松岭区动员全区职工群众参与绿化工作已成为一大亮点。全区的干部职工也把每年种上几棵树变成了自觉的行动。在2013年绿化工作中,松岭区营林处、建设局等专业队伍和全区所有单位职工、社区居民组成的群众队伍共计18000余人次参与了绿化行动。专业人员主要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把关,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则是绿化工作的主力军。
舍得投入品种最全
绿化就要花钱,投入自然必不可少。松岭区把打造生态型花园式美丽家园作为己任,他们采取拨款与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大搞绿化,上级拨款一分也不乱花,本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自筹了500多万元用在刀刃上。
在绿化工作中坚持“少花钱,多办事,效果好”的原则,他们采取“适地适树,就近取苗”的方法,以本地樟松、稠李子、山丁子、沙棘等树种为主,但同时也有外调的垂榆、桃红、连翘等外来树种作为必要补充。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互补搭配,使绿化树种更为齐全。2013年松岭区共栽植了乔灌树木30余种,共计160余万株,是近年来同期植绿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绿化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