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塔尔岱

  塔尔岱,瓜尔佳氏,齐齐哈尔人,满洲正黄旗,后改入镶蓝旗。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叛攻哈密,塔尔岱以 领催跟随齐齐哈尔副都统博济西征,在纳特和河之役中,率40骑迫使敌方千人投降,赏巴图 鲁章京。

  雍正四年(1726年)以补防御引见,雍正帝胤禛识其名,称其为“卓绝健全好汉也。”升佐领。次年十月,以索伦总管朝见,擢伯都讷副都统、乾清门御前侍卫大臣上行走,赏玄狐帽、貂褂、蟒缎和白金5000两,以表彰他的功勋。后调任宁古塔副都统。漠西厄鲁特蒙古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叛乱时,塔尔岱率领索伦兵2000人从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出征。

  雍正九年(1731年),大军先驱渡过科布多河,西进至札克赛河,策零所派间谍被获。诡供称厄鲁特还没集中起队伍来,前队只有1000余人,驱马2万匹,栖于博克托岭,距离大军有三日里程。博尔丹轻敌疾进,陷入2万敌军的埋伏之中,和通脑尔大营陷落,副将军巴赛查弼纳战死,参赞苏图等自杀,全军覆没。塔尔岱保护博尔丹奔走科布多,追兵战于哈尔哈那台河,塔尔岱迎战,下颏、胸、腰、胯部多处中枪,昏死在地,部卒溃散,独所乘黄色战马一直未离去。塔尔岱苏醒后,又跨上战马,奔往科布多城。事后,雍正处分了博尔丹。任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命塔尔岱回宁古塔任所养伤。塔尔岱上疏说:“大兵正值灭寇之期,是臣雪耻之日,若负罪而还,何颜见七十有七之老母?”皇帝嘉勉,晋职内大臣,参赞靖边将军军务。

  雍正十年(1732年)秋,小策零敦布多东掠,塔尔岱偕同喀尔喀亲王策凌率兵急趋木博图山,尚未至即因小策零袭击塔密尔河牧地而与之交战于克尔森齐老,小策零大败,且战且退。但锡保怯懦,拥兵自保,不敢夹击。塔尔岱与策凌追至鄂尔坤河之额尔德尼招,乘暮作战。据当时在军中的方观承言:“虏据南山锋甚锐,我军列长阵与山对,而分兵出其后,索伦精骑万箭发,杀数千人,虏大崩,宵遁。定边右副将军塔尔岱屡破敌,有威名,戴獭皮小帽,虏称为獭帽将军云。”是役,呼声震大漠,清军斩首万余。捷报至京,雍正于九月初一日(10月19日)下诏,升任塔尔岱为黑龙江将军,统领军营东三省官兵,命平郡王福彭代替锡保之职,任命策凌、塔尔岱为左、右副将军。

  乾隆元年(1736年),准噶尔求和,战争结束,清廷予塔尔岱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不久因疾请归,赏食将军全俸。乾隆六年九月,在木兰围场秋狝典礼上,塔尔岱晋见乾隆帝,乾隆赐诗勉励曰:“百战归来矍铄身,凌烟姓氏竟谁论?”又云:“赫奕虎符叨宠旧,辉煌竹简纪功新。”赐其所乘的黄马,鄂勒哲依图阿尔萨朗巴图鲁号,汉译为有寿之狮。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塔尔岱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