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说一说哈尔滨百年糕点历史

    哈尔滨早期制作糕点多以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手工业作坊为主。

  中式糕点厂始于1898年,由山东人王长柱父子在傅家店(现道外)裤裆街(现天一街)开办洪兴隆糕点作坊,加工制作鲁式糕点。西式糕点厂家始于1902年希腊人开办的拉木巴斯面包铺。1905年,东清铁路俱乐部西餐厅开始制作俄式糕点。到1908年,上号(原香坊)、埠头(现道里)和新市街有点心房(厂)16个,面包店(厂)14个。傅家甸有点心店35家,从业人员181人,以当地人开办的永兴齐点心铺规模较大。

  1911年,浙江绍兴的王阿大、许欣庭共投资2400两银子,在傅家甸正阳大街上办起了前店后厂的哈尔滨老鼎丰南味货栈,生产经销苏州、绍兴、南京一带的南味糕点,如月饼、长白糕、芙蓉糕等传统产品。1923年,又在正阳三道街开办老鼎丰南货茶食店,实行前店后厂,日经营品种多达50多个。所制的月饼款式种类繁多,普通大众风味的有什锦、山楂、枣泥、玫瑰等品种,高档的有成套的礼品月饼、酥皮月饼、广式月饼等。该店出售的糕点,凡是够500克的,都在包装时放上一个图案精美,并印有商店字号的花贴,这样不但便于顾客送礼,同时还无形中宣传了本店产品。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期间,每天产销糕点500公斤左右。这种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能够保持产品的风味特色和新鲜度,少了中间环节,产销直接见面,便于招徕回头客,因此久销不衰。

  此间,哈尔滨糕点业比较繁荣,中式、西式、日式糕点一应俱全,花样品种繁多,竞争激烈,购销量大幅度增长,市场上常见的糕点有光头饼、长白糕、芙蓉糕、京八件等。还有制作考究的萨琪玛等。西式糕点以面、奶、糖、蛋、油为主料,果酱、可可、水果为辅料,经过夹馅等工艺制成。由于西式糕点如饼干、面包、蛋糕等,以西法制作,制出的糕点甘香可口,体积也不大,既便于存放,又易于携带,适合旅行食用或馈赠亲友,因此在民间得到普及。民间凡遇红白喜事、婚丧嫁娶、祭庙供佛、走亲串门,甚至托人办事,都少不了糕点。这期间,哈埠较有名气的中外厂家有日商的一品香(1911年开业)、岩兄屋,华商的老鼎丰、同记,俄商的维克多利、马尔斯等。1921年,仅道外华人经营的糕点和面包铺就达到123家。

  同记商场开办的大罗香食品厂规模最大,生产和销售的蛋糕、青梅糕、一品糕、卷糕、苏合力、苏打饼干成色好,味美香醇,尤其是该厂生产的“大罗香”月饼最负盛名。不仅在市内畅销”,还南销至吉林、长春、四平、铁岭、沈阳一带,北至呼兰、嫩江、克山、黑河一带,东至富锦、依兰、同江一带,西至扶余一带,年销量达250至300吨左右。

  俄商主要经营西式和俄国风味糕点。如马尔斯、维克多利、秋林公司等均设有加工厂和销售门市部。

  1939年以后,日伪政权对面粉、糖等实行配给制,致使糕点行业难为无米之炊,大多转业或倒闭。

  1946年哈尔滨解放时,糕点行业得到恢复生产,年生产糕点700吨左右。行业经营方式基本上延续了历史上形成的前店后厂、产销一体的形式。对私营糕点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的办法,即由国家提供原料,工厂组织生产,商业负责销售。1956年,我市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合并了一些小店铺和小作坊。而后随着国营专业化生产的逐步建立,糕点购销形式发生了变化,大多数是采取了产销分开的形式,各副食品商店、食品杂货店,及百货商店、供销合作社所设立的食品部、组、专柜,都从糕点厂直接进货,仅老鼎丰食品店、秋林公司食品部,仍保持产销一体的传统经营方式。

  从1954年糕点实行粮票供应以后(按品种不同1市斤糕点收粮票3-7市两粮票),销售仍稳步增长。

  1961年初,原料供应不足,货源紧张,糕点开始实行限量供应。1964年糕点供应好转,5月起对居民供应的糕点(包括婴儿饼干)由凭证定量供应为凭证不限量供应。1965年3月,平价糕点(包括饼干)敞开供应,按用面量核实收回粮票。

  1966年“文革”开始以后,糕点生产和经营受到冲击,生产企业普遍压缩品种,不准生产“带有封建色彩”的糕点食品等,只准生产每千克2元以下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名牌产品如秋林大面包、京八件等均被冠以“修正主义”、“封建主义”等罪名被迫停止生产和销售,连月饼也被改名为“丰收饼”。市场仅销售饼干、蛋糕、桃酥、长白糕等少数普通品种,而且还得凭证限量购买。“老鼎丰”这一历史名店被砸乱招牌,改名为“大众”食品店。1970年3月1日起,婴儿饼干恢复凭证定量供应,对3周岁以下婴儿每人每月凭证供应1。5千克。1973年春节,我市对糕点实行凭证限量供应办法。1977年中秋节改为实行凭“按户供应券”每户供应1000克的办法。1978年中秋节改为凭证每人次不超过1000克。此间,哈市糕点始终供不应求,多次发生“抢购风”。

  改革开放以后,糕点生产发展迅速,货源充足。1979年春节起,糕点(包括饼干、月饼)取消凭证(票)定量供应办法,敞开销售。此后,“老字号”的传统风味糕点恢复生产,新品种不断增加,果香型等传统风味月饼恢复到200种以上,其中老鼎丰月饼配方讲究、造型新颖、口味独特,分为硬皮、酥皮两大类,品种花样多达210多种,川酥月饼、蜜制白果月饼荣获国家银质奖。历史上有名的选料精、工艺细、脆香可口、久放不硬的“大罗香”月饼得以恢复生产重新亮相。糕点品种逐渐向点心化、礼品化、方便化、保健化和营养型方向发展,并相继恢复和增加西点、中西结合糕点、生日蛋糕、寿桃、礼品点心等品种。一些新研制开发的品种不断面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更有一些糕点食品远销俄罗斯和东欧等国家。

  糕点食品的百年历程,折射出哈尔滨的沉浮往事,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