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把握好新时代党史宣教新使命

王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党史文化,二者具有统一性、同一性。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史宣传教育的新使命,准确把握党史宣传教育的时代要求,深入研究挖掘党的光辉历史,传承弘扬党的优秀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党史宣传教育的引导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教科书。党史宣传教育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运用好党的历史,捍卫好党的历史,以神圣的态度对待党的历史,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收集、分析、研判,主动出击、精准应对、务求实效,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决不能含含糊糊。要增强党史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通俗化、大众化水平,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曲折而辉煌、生动而鲜活的历史,让真理走进人们的心田,不断放射出革命理想的光芒,照耀前进的方向。党史宣传教育要高度重视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创新发展,用好已经搭建成熟的新媒体平台,发出党史声音,占领党史舆论阵地。


坚持突出重点,强化党史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史教育,把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使党员领导干部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推动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党史宣传教育实效性。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党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黑龙江的优秀精神资源,时至今日仍然是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教材。党史宣传教育要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宣传好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宣传好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当前,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加强对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解读,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党史宣传教育的影响力。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是党史宣传教育的有效手段。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党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土壤。要发挥党史研究的优势,推动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努力把党史宣传教育延伸到文学、影视、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去,跟上时代的发展,把握人民的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宣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精神,歌颂英雄人物,使党史宣传教育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群众。要加强对党史文艺作品在政治上和重大史实上的把关,坚持党史宣传的科学性、严肃性、权威性、有效性,正确区别和处理文艺创作和历史真实的关系,防止片面性和庸俗化。(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