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马骏,目睹了帝国主义的残暴横行,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目睹了东北军阀的为非作歹,一个梦在他心中升腾——做一个政治家,把中国治的民富国强!
1920年,当苦难的中华民族正在黑暗中摸索,寻找阳光之时。五四时代的那些伙伴,有的前仆后继,有的落荒而逃,马骏则在李大钊的指引下,举起一面镶嵌着镰刀斧头的旗帜。他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人民的利益奋斗”
1921年底,马骏被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派回东北,他是党派到吉林的第一位共产党员。1922年,在他的家乡宁安,建立起吉林第一个党小组。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在宁安、吉林、哈尔滨、绥芬河、长春等地摇旗呐喊。
早在吉林一中读书时,暑假回到宁安,带领乡民掀起轰动一时的抵制日货斗争,站在卖日货商店的门前,劝说人们不要进去买日本货。在街上看到带日本帽子的人,就立即把帽子摘下,扔到地上,并踩上几脚。设立清真崇俭会,取消婚丧嫁娶中的陈规陋习,勇敢地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挑战。
宁安地痞豪绅孙彦卿、何光甲勾结日本人成立了一个伐木公司和一个造纸公司,实际是出卖镜泊湖森林资源,牌子刚刚挂出,就被马骏领导的乡民砸碎,并在宁安县戏院召开群众大会。孙彦卿闻讯后吓得逃之夭夭,大家把何光甲揪到会场,进行批斗。揭露他们出卖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阴谋。在家乡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这令土豪劣绅十分恐慌,督练给马骏送来一个督练调查员的委任状,被马骏当场撕碎揉成团扔在地上。当地县长也想利用马骏在群众中的威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对马骏封官许愿,也被他严辞拒绝。无技可施后,对马骏横加迫害。
1924年9月,受李大钊的派遣,他离开宁安,应聘到吉林毓文中学,以教师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吉林私立毓文中学号称吉林的小南开,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基地。在课堂上常见他宣讲进步思想的身影,在校刊上常有他针砭时弊的檄文。在学生眼中,他博学多才,教学认真,平易近人,是个阳光大男孩。别人教书是养家糊口,而马骏教学不仅分文不取,还节衣缩食,自掏腰包,为同学买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著作及进步刊物。他组织读书会、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拓宽演讲内容,启发学生关注国家前途,抨击社会时弊,负起济民救国的责任。
五卅惨案消息传来,把吉林人民淤积已久的仇恨怒火点燃。因日俄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吉林,吉林声援沪案的斗争,如火山一样爆发了。马骏当选为吉林沪案后援会会长。他电请各校代表,骑着自行车,四处奔走,多方联络,在省教育会小讲堂、江南农业试验场、公共运动场和江南花园等地,都留下他宣传鼓动的身影。再现他在五四运动中“登高一呼,万众相随”的英姿。
6月14日,运动达到高潮。
这天省城吉林市各界群众和哈尔滨长春等地代表一万多人,在丹桂茶园为死难同胞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马骏沉痛的报告了五卅惨案的经过,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罪行,深切悼念惨遭帝国主义杀害的爱国志士。向政府提出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尊严的10项要求。年轻的马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展现出超凡的讲演天赋和卓越的组织才能。群众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尤其是青年学生,大有此仇不报宁死不甘之势。会后他们高呼反帝口号,举行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群情激愤,气概雄壮。
这是一群热血青年正义的呐喊,这是一群爱国志士的光荣宣言。他们用一腔热血融化那将冰封的江河湖川。民族精神极大地振奋起来。
东北王张作霖获悉,惊恐万分,急电吉林,将运动领导人“首级解奉”。吉林反动当局一面阴谋逮捕马骏,一面通令省城各校以气候异常炎热为借口,提前半月放暑假,遣散学生,瓦解革命力量。
在黑暗强暴公理,强权宰割懦弱生灵的白色恐怖下,马骏临危不惧,号召广大学生把“沪案”后援斗争的火种带到农村、带回家乡。
马骏带领毓文中学部分师生到人口密集的乌拉街和工人集中的缸窑镇进行宣传和募捐。他们一家一户去宣传募捐。一天,马骏坐着牛车从乡下募捐回来时,因雨大路滑,牛车翻在路边的沟里。极度劳累的他被压在牛车底下,同行的人以为他肯定死了,当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牛车搬开时,马骏躺在地上还在睡呢。他真的是太累了!
马骏发动和领导的吉林声援五卅反帝爱国斗争,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在全省30多个县城燃烧起来。这是吉林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规模空前的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很多优秀青年得到锻炼,党的积极分子经受住了考验,为吉林省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了准备,揭开了吉林省革命历史的新篇章。
五卅运动后,马骏受党的派遣去苏联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从此告别生他养他并战斗过的吉林大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1928年2月15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日子,这一天,马骏只要写个悔过书,不仅能活下来,还能升官发财,但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为了劳苦大众,他毅然绝然走上敌人的刑场,牺牲时年仅33岁。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马骏高举革命的火把,点燃一片炽热的火海,把旧世界烧焦,化成新中国诞生的沃土。
马骏是英雄、是路标、是丰碑!
他用满腔的热血,在吉林历史上,书写下最壮丽的一笔——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这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最高境界,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完美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