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8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18.3 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91.3 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74.3 亿元,增长5.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下降14.8%,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23.8%、14.6% 和14.0%。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2978.3 亿元,增长12.3%。其中,进口2217.7 亿元,增长5.3%;出口760.6 亿元,增长39.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6 亿元,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859.5 亿元,增长8.3%。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345.2 亿元,增长29.9%;企业所得税97.7 亿元,下降10.9%;个人所得税34.8 亿元,增长1.6%。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76.7 亿元,增长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9.8 亿元,增长2.9%;教育支出608.7 亿元,增长2.4%;科学技术支出49.4 亿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04.7 亿元,增长5.5%;卫生健康支出442.3 亿元,增长1.3%。
第一产业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振兴,农业强省建设良好。粮食产能实现稳步提升,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全面完成稳粮稳豆任务,有效应对局地洪涝灾害,粮食总产量为1557.6 亿斤、占全国11.2%,实现“二十连丰”,连续14 年居全国第1 位。建成高标准农田868.6 万亩,连续5 年位居全国首位,累计建成面积达1.08
亿亩,规模全国最大。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建成全国最大的寒地作物和大豆种质资源库。“四个农业”加快建设,常规粳稻和大豆自主选育品种达到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3%。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9400万亩,保持全国第一。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4 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8 个,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八年稳定在98% 以上。加强“黑土优品”标识管理,授权企业378 家、产品923 款,“北大荒”居中国农业类品牌前列,“黑河大豆”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出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配套政策,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261 家、总数达到2190 家。食物供给多元发展,开展大食物观供给保障攻坚行动,叫响龙江冷水鱼品牌,新认定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 家、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4 个。“九珍十八品”引领森林食品产业和林下经济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2 家,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 家。肉蛋奶和水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始终动态清零,脱贫人口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实施“百村精品、千村示范、万村创建”行动,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4 个,打造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 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33 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获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省,基本完成2 个国家级二轮土地延包试点任务。
第二产业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面推进产业振兴,加快构建具有黑龙江特色优势的“4567”现代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同比提高1.4 个百分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黑龙江省获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和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新建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44 个、智能工厂7 个,哈尔滨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64 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0.64 亿元,其中海邻科智慧物联网基地等18 个项目竣工,集成电路碳化硅衬底等实现量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物经济项目扎实推进,北科生物代谢组学数字生命研发创新中心等132 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7.61 亿元,柏尊生物50 万吨生物发酵饲料、中诺检验检测生物技术研发等31 个项目竣工投产,哈兽研和石药集团联合研制新型疫苗填补国内空白,敷尔佳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思哲睿手术机器人实现国产化替代,肇东星湖科技持续拓展生物发酵产品种类;冰雪经济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获最大冰雪主题乐园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第九届亚冬会筹办工作加快推进,“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口号正式发布,制定发布11 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劲道冰雪装备等项目建成投产;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发展,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揭牌,入驻朗图、好运等知名机构27 家,富锦大米、抚远东极等通过主题设计实现品牌价值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提升,哈飞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研发制造等23 个航空航天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8.9亿元,哈工大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成为国家首批、东北地区唯一试点。绥化天有为汽车数字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成为全国最大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北科生物、善行医疗获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专项支持,是除北京外北方唯一省份。举办第六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东轻航空铝材纳入C919 部件供应链,五矿石墨全球领先的球形项目试车投产,大庆圣泉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加快建设。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参建的国内最大煤电机组4 台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炉前操作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国家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获批建设,全国首台大型高端鲜食玉米收获机下线。电子信息、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值分别增长11.7%、14.1%。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能源、石化产业平稳增长,大庆油田原油产量3029 万吨,天然气产量58.5 亿立方米、增长5.6%,页岩油进入效益开发阶段,新认定4 个省级化工园区,大庆石化乙烯装置脱瓶颈等33 个化工重点项目完成建设。汽车、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沃尔沃3 款新能源车型落户大庆,汽车配套制造能力持续提升,大豆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加快建设。轻工、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深圳时尚产业联盟区域总部落户哈尔滨,柳桥集团鹅产业一体化项目启动建设,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北京泰银集团黑龙江联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间体建成投产。开展千企技改专项行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混动系统新基地等120 个项目投产。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二期建成投用。承办“金融助振兴—龙江开新局”活动,省政府与13 家金融机构、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银企意向性融资合作金额超2500 亿元。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获批国家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交通运输总周转量增速连续12 个月高于全国。举办黑龙江—海南旅居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北药园、伊春桃山玉温泉入选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哈尔滨、大庆获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街区改造引领文娱消费不断升级。
第三产业
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消费加速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4.2 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44.1 亿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90.1 亿元,增长7%。按商品形态分,商品零售额5050.9 亿元,增长7.0%;餐饮收入额583.3亿元,增长18.9%。全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2.5 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增长30%,增速高于全国10 个百分点。哈尔滨成为冰雪旅游“顶流”城市,入选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哈尔滨机场旅客年吞吐量2080.5 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居东北地区之首,黑龙江省成为最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全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5.1% 和213.8%。金融业持续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3274.1 亿元,比年初增加4491.6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2066.5 亿元,增加3581.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4856.9 亿元,增加86.6 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871.4 亿元,比年初增加1362.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7374 亿元,增长335.4 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19085.5 亿元,增加1037.1 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6%,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0.5%。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烟酒上涨0.6%,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3%,交通和通信下降1.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6%,医疗保健上涨2.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4.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5.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