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塔子城古城

塔子城古城,清代称绰尔城。始建于辽代,金、元两朝沿用。均为北方重镇。位于泰来县城西北45公里塔子城镇。因城外曾有一座砖塔,故名。

塔子城地处嫩江以西平原区,是黑龙江省西部规模最大的古城。此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草丰美,适于耕垦牧放。东去嫩江约40公里,北和西20余公里即至大兴安岭东麓低山区,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即沿山麓向西南逶迤而去。嫩江支流绰尔河由西北向东南流来,在塔子城东北10余公里处折而东流,注入嫩江。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从塔子城东北方流过,折向东南注入大榆树河,在月亮泡以北汇注嫩江。呼尔达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其支流从塔子城北门外向东流绕,散注于附近沼泽;河水可引入塔子城外的护城河中。

塔子城见于清代张穆《蒙古游牧记》,作绰尔城,谓:“城周七里,门四座,建置无考。”《大清一统志》记载与之相近。本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做过调查,日本学人的调查记录载入《黑龙江》等书。解放前后塔子城出土不少重要文物,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塔子城形制呈长方形,基本为南北向。周长4563米,其中南墙1118米、北墙1160米、西墙1123米、东墙1160米。城垣板筑,夯层厚8—15厘米。墙残高平均约5米、顶宽1—1.25米、底宽20—30米、墙顶至墙基斜坡长约20—27米。城墙被后世顺向开掘一条深沟(靠外侧),墙体遭到破坏。

城墙附筑马面,大部分被破坏,今存明显的19座(北、南、西墙各5座,东墙4座),平均间距70—80米,据此推测每面城墙至少应有10座,全城约有40座。马面近圆形,直径5—8米。城四角有角楼遗迹,呈圆形,比马面大,高出城墙。

城墙外有绕城护城河两道,第一道宽7—9米,其外是一道土垣,高2—3米、宽6—8米;过此垣是第二道护城河,宽7—8米,其外还有一道矮垣土堤,高1—2米、宽7—8米。

塔子城设4门,各门开辟在每面墙垣中部,门外筑瓮城。南北瓮城向东开门,东西瓮城向南开门。瓮城呈圆形,宽40—44米、长36—38米。

城内今有纵横街道各5条,大体与旧街一致,近百年来由于居民不断增加,集镇扩大,耕垦城区,致使不少遗迹遭到破坏。比较明显的遗址是传说的“金銮殿”,位于城内西北部,距北墙约百数十米,60年代犹存4块大型雕花汉白玉础石。另几处建筑址亦多在城内西部偏北地区,最北的一处与“金銮殿”址相距百余米,高约2米、南北长40多米,原存础石4块。此建筑址南60余米(隔一条街)有一处面积较大的建筑址,南北长约70米、东西约45米、高4—5米,即传说的“点将台”。其南也有面积较大的建筑址,但早被夷为耕地,台基已破坏,耕地中尚存3块雕花汉白玉础石。城内其它建筑遗迹已被破坏,大都压于近现代建筑物下面。城内还发现数眼古井和几处室内铺砖地面等遗迹。上述建筑址附近均遗有许多残断砖瓦等建筑材料。

城外附近也有一些建筑址,有的台基遗存明显。城外西南约1公里处曾有座砖塔,今已坍塌无存。城外还曾发现几处辽、金、元时期墓葬。

塔子城出土文物大多比较重要和珍贵,如辽大安七年残刻题记(详见“辽大安七年残刻题记”条)和铜印等。重要的还有:龟砚1方,略残(详见“龟形石砚”条)。陶瓮1件,陶罐3件,皆细泥灰陶,轮制。铜钱发现很多,曾一次出土250余公斤窖藏铜钱,大部分是北宋钱,另外还有少量的“开元通宝”和“至元通宝”等。建筑材料甚多。汉白玉和花岗岩础石近20块。汉白玉础石皆刻精细纹饰,有的花岗岩础石也刻有纹饰。础石大都有平整的圆形“础面”,直径70—80厘米,外刻“圆唇”(覆盆)。砖瓦类遗物很多,几乎俯拾即得。砖多青灰色,已发现的有4种,即大型方砖、小型方砖、长方形砖和小型长方砖,与已知的辽、金、元时期的砖型相同。其中少量砖有纹饰,个别砖有符号(塔砖多些)。六角砖是用来嵌贴壁面的,砖正面刻3道边棱,中间为6瓣宝相花纹。瓦有板瓦、筒瓦,此外还有绿釉筒瓦。瓦当有带釉、无釉两类。纹饰有兽头、龙纹和龙云纹瓦当等。着黄、绿釉,直云纹,金黄色釉,精美华丽。勾滴有数种。龙云纹勾滴着黄绿釉,花纹勾滴,呈半圆形,着绿色釉,中间是花纹。无釉龙云纹勾滴,与着釉同类勾滴形制规格基本相同。龙的形象活灵活现,鳞爪清晰,浮游云上。无釉花纹勾滴,正面模印重叠花瓣。鸱尾残块较多,着黄绿釉色或间偏红釉色,还有龙首状鸱尾,作工精制,色泽鲜丽。大型铜锅,六耳。此外还发现有石碓臼、门转石等遗物。城内遗有较多陶瓷残片,陶片多黑灰色,皆轮制。瓷片多辽、金、元时期的,以白釉、白釉黑花、茶绿釉和黄釉等居多。除有定窑、钧窑、龙泉窑系的瓷片外,还有一些辽、金时期其他种类的瓷器残片。

1949年以前,塔子城也出土过一些文物,重要的有黑釉碗1件,白釉碗1件,饰黑花。黑釉坛(鸡腿坛)1件,早年出土1件白釉黑花瓷瓶(已佚),上书“风花雪月,清酒肥羊”字样,城西墙附近建筑址出土两件瓷瓶,上有“内府”二字。铁制佛像1尊。

塔子城规模较大,出土文物甚多。对于它的断代及历史地理等问题,学术界看法不尽相同。先是有的学者认为塔子城可能是金代的新泰州故城。其后有人论证塔子城是辽泰州、金前期泰州故城。同时有人认为应是辽泰州所领金山,辽末升静州,后为金代的金山,东北路招讨司一度治地;并根据塔子城现存重要建筑址及遗物有些是元代的,所以认为是元泰宁路故城、诸王买奴封地。还有人认为,城内西北部的建筑群落应是蒙古汗国至元代的帖木格斡惕赤斤—塔察儿宗王家族的府第及别馆。

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