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木纳城,亦称公木讷、桃温、托温、布尔和城。因古城靠近双河村,当地人又称双河古城。为辽代五国部之一“盆奴里”部治所。金、元时期沿用。位于汤原县西南香兰镇汤旺河大桥南端。
古城地处汤旺河下游冲积平原。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29°43′—44′,北纬46°40′—41′,海拔98米。南距香兰镇3公里、西北至双河村1.5公里、北距汤旺河大桥1公里。城北及东北濒临汤旺河,彼岸是小兴安岭尾阎,南、西为沿江平原。由于汤旺河河道逐年西迁,古城受洪水冲刷,至清末时已被毁,大部分城墙塌陷于河道之中,现城址仅存1/3。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为南北向。周长2500余米,东西长750米。掘壕叠墙,夯土板筑。墙基底宽8米、上顶宽2米、高6米。南门瓮城只存3座土包,西墙有马面5个,间距80米。南北墙有马面各1个。西北角和西南角筑角楼。北墙外设有两道城壕,并有小双河偎依于城之西南角,自西北向东南流淌。西墙外设1道城壕。东城垣及南、北城垣大部无存。
城内已辟为耕地,面积约45亩。地面散布有大量板状碎石块、长方青砖、灰色布纹瓦、轮制灰陶残片、兽面瓦当、滴水等。并有汝、定、钧、龙泉等窑瓷器残片和各种粗瓷片。还出土过一批文物,有铜锅、铜镜、铁锅、铁镞和宋钱等。
固木纳城,辽代为五国部“盆奴里”部,金代为“屯河猛安”,元代为“桃温万户府”,明代为“屯河卫”及海西东水陆城站的“托温城、满赤溪站”,清代为“布尔哈噶珊”。
固木纳城,历经辽、金、元、明、清各代,长期相沿不废,对研究黑龙江历史沿革及地理有重要价值。
1981年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