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肇东八里城

肇东八里城属金代城址,元肇州故城。位于肇东县四站镇西南约3公里东八里村北300米处松花江的二级阶地上。城址南临松花江干流,相距约7.5公里,其它三面地势开阔平坦。

城址平面呈方形,方位北偏西。据测量,周长3681米,每面墙长不足2华里。东墙长964米、西墙长923米、南墙长903米、北墙长891米。因城周长接近8里,当地人称之“八里城”。它是已知的松花江干流以北附近规模最大的古城址。

八里城墙垣保存较好,残高4—5米、上宽1—2米、基宽12—18米;夯土板筑,夯层厚10—12厘米。除个别墙段辟路以外,其它墙段基本未遭破坏。每面城墙外附筑马面14个,全城56个,马面间距约60米。城四隅筑角楼,遗迹尚在。马面与角楼突出墙外,略高出墙垣。城四面设门.均设在墙中间,外筑瓮城。

城墙外绕城开掘一条沟堑,距墙约7—10米。沟堑深8米、上口宽7米、底宽2—3米左右。沟堑外缘筑土堤,高出地面约0.5米。

八里城面积约为76.34万平方米。城内早已夷为耕地,地面不平,已无建筑遗迹。

八里城内曾发现大批文物。1958年秋冬在城内搞农田基本建设,清理收集到各种铁器700余件,还有铜器、陶器、瓷器等。

出土农业生产工具有:犁铧、犁碗、趟头、镰刀、镢头、手镰、手锄、锄头、锹、镐、铡刀、垛叉、渔叉等。兵器有:铁刀、矛、镞、扎甲等。马具有:镫、衔、挠、鞍饰等。车具有:车輨、车辖、车圈等。手工工具有:斧、锛、凿、铲、锯、手刀、刮皮刀、锉、钳子等。刑具有:脚镣、手铐等。生活用具有:菜刀、剪刀、铁钩子、纸凿子(打冥钱用器)、腰铃、钥匙、铁拉手、铺首、铁锁、抹泥板、大小铁圈、穿条、熨斗、铁钉、各种门鼻等。衡器有:铁权等。炊具有:六耳铁锅、三足铁锅等。

出土铜器90余件,其中有货币80余枚(宋钱居多,金钱次之,包括“大定通宝”)、残匙、浮雕塔、佛像等。陶器完整的70余件,其中有瓮、罐、瓶、杯等。宋金瓷器20余件,器物有罐、钵、碗、盘、猪首瓷埙等。此外还出土30余件各种石制品。

八里城是黑龙江地区规模较大的古城之一,已见于清末著录,至于它是什么时代的什么城市,一直有不同看法和主张。

1899年屠寄主持编绘的《黑龙江舆图说》中,在相当于八里城位置标出一座古城址,名为“巴喇克”城,其旁注写“元·肇州故城”。嗣后屠寄的所著《蒙兀儿史记》一书中,对“巴喇克”城为元肇州故城之说几次加以说明。所谓“巴喇克”城即今八里城,而“巴喇”(克)为蒙古语“虎”之意,Bala或BaRak皆蒙古语“虎”,词尾之“K”当与后郭尔罗斯方言有关。“巴喇”(克)蒙古语实为“虎城”之意。屠寄提出“巴喇克”城为元肇州故城,已历90年,他的这一主张没有被学术界完全接受。

50年代末八里城出土大批重要文物,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注意,嗣后又有一些重要发现。我国考古学者根据城址所在地及城建特点(有马面、瓮城、城防沟堑等)、形制以及大量文物,确认它是金代城市;有人肯定它是金代屯军城堡。也有人认为是金代城市,元代沿用。

7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对八里城又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人认为“八里城应为元肇州”,原诸王乃颜封地,肯定屠寄论考的正确。也有人认为八里城是金肇州,元代沿用,金元肇州同城同地,并认为它是金末东北招讨司治所。

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