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营城子古城

营城子古城属辽、金时期城址。位于五常县背荫河火车站西北2公里,营城子满族乡所在地东北角。古城坐落在漠泥河西北高出东南平原的土丘上,城南毗邻拉林河与漠泥河汇流处。

30年代曾有俄国、日本学者考察过古城,1962年5月省博物馆对古城进行考古调查(孙秀仁、朱国忱:《黑龙江拉林河右岸考古调查》,《考古》1964年第12期。)。

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向。东西长380米、南北宽300米。墙高约2米,墙高出城内地面1.5—2米,高出城外地面3—10米。城墙附筑马面,现存15个,四角有角楼墩台遗址。城设3门,北墙无门。在南墙中部门址的外侧筑1瓮城,墙垣残迹可寻。东、西墙各1门,现存豁口,东西对称。墙为夯土堆筑,夯层清晰,层厚为1.5—2.5厘米。

现城内中央地带建有营城子乡中学校舍。古城内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灰布纹瓦片、青砖残块、板瓦、瓦当残片。陶片遍地皆是,俯拾可得,器形有陶罐、甑、盆等。曾在城内出土铜锅1件,内盛有10余件完整的定白瓷盘,其上刻划龙凤纹饰,同时出土有宋代铜钱等,这是一批金代窖藏文物。

在古城南面的阶地断层中有灰层、灰坑和人骨架暴露;文化层中含红褐、黑褐夹砂陶片,器形有罐、钵等,纹饰有指甲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为早期遗存。

营城子古城的形制及出土遗物具有辽、金时期的特点,城中所出的大量遗物多被火烧过,推断此城毁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