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旧城,俗称旧街古城,是清初宁古塔将军驻地。位于海林县城西南25公里、旧街乡古城村。古城坐落在海浪河右岸。《宁安县志》据《盛京通志》卷三一记载,旧城原为“石城”(即内城),高1丈余,周围1华里,东西各设1门;城外有“边墙”(外城)周围5公里,四面各设1门;最初是由昂邦章京吴巴海监造的。
今外城已无存,“石城”(即内城)保存下来的仅有东墙和北墙部分段落,并非石块所砌,而是以黄土为主夹杂碎石块夯筑而成。东北墙残长160米、西北墙残长150米。墙基底宽14米、高2—3米。墙分层夯筑,每隔数夯层夹一层木棍层,木棍已朽,但痕迹清晰可辨。在内城东北角有一圆形炮台土垒残址。古城内地表散布较多的青花粗瓷片,光亮腴润,色釉浓郁,是典型清初遗物。
宁古塔旧城,在清初几十年间统一“东海”、“索伦”诸部过程中,始终是北疆的政治和军事中心。由于宁古塔的地位日趋重要,清朝政府于1653年(清顺治十年)把宁古塔建制升格为昂邦章京(即总兵、都统),第一任为沙尔瑚达。
在1643年(清天聪十八年)至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的历次抗俄斗争中,清政府以宁古塔为基地多次击败入侵者。1666年(清康熙五年)宁古塔将军在其南25公里处牡丹江中游左岸建新城后,将军驻地南迁,旧城随之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