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志”力攻坚 《哈尔滨市全面小康志》编纂跑出“加速度”

编纂中国全面小康志丛书,是党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是有益当代、造福后世的浩大文化工程。2024年5月,《哈尔滨市全面小康志》入选“中国全面小康志丛书”。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将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与撰史修志主责主业融合推进,紧盯制约打造精品小康志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系统构建质效并重的编纂攻坚体系,以精细严实作风奋力跑出全面小康志编纂“加速度”。

一、重构“筋骨干”,理念革新筑立精品框架

深刻把握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中国全面小康志丛书最新编纂要求,紧紧立足“史志同体”核心理念,打破传统志书编写方法,大胆破局立新,经过潜心研学、精准对标,对《哈尔滨市全面小康志》原有篇目结构实施全面优化调整,使新框架脉络更清晰、重点更突出、内涵更丰富,全景式展现哈尔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为后续志稿内容调校奠定科学框架基础。

二、织密“质量网”,人机协作赋能高效校对

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对标对表《哈尔滨市全面小康志》入选“中国全面小康志丛书”的高标准要求,紧抓质量生命线,创新构建“智能引擎驱动+人工精耕细作”双轮驱动的志稿打磨模式,对80万字核心志稿进行深度打磨。人工精校,交叉互审克顽疾。建立“章节分块、责任到人”的交叉校对体系,通过运用“逐字比对、史实溯源、逻辑校验”三重“滤网”,修正史实语法错误、字词句表述不准确等问题,确保史料真实可靠、语言精练规范、数据精准无误、计量统一标准、标点严谨适切、措辞精准达意,显著提升志稿内容的权威性与精准度。智慧赋能,效率精度双提升。直面传统人工校对瓶颈,运用“黑马校对软件”“学习强国校对工具”等智能校对工具辅助校对,高效处理基础性文字、标点、格式错误,有力克服了传统人工校对效率低、易疲劳、主观性强等短板,更好聚焦人力于史实真伪、逻辑脉络等核心价值判断,为推动志稿编纂提速增效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三、立好“规范尺”,动态响应凝聚攻坚合力

强化规范引领,针对编纂规范中未明确的细节问题,坚持“边校对、边统一、边规范”原则,建立“发现即录入、研讨即定标、统一即固化”的动态响应机制,对单位名称、事物表述等非标问题,做到随时发现、即时研判、当场统一,确保整部志书语言风格严谨划一、行文流畅贯通,将“字斟句酌、锱铢必较”的史志作风贯穿始终。完善协同机制,定期专题研讨,坚持每月召开责任编辑联席会议,破除信息孤岛,针对数字用法、计量单位等共性规范难题“把脉会诊”,深度解析,统一标尺,着力提升志稿准确性、一致性和系统性水准。针对编校过程中的个性问题建立“微研讨”平台,即时响应、现场解决,凝聚起强大攻坚合力,确保行文规范统一。建立台账管理,同步推行“周清周结”精细化台账管理机制,做到全程可溯、过程可控、经验可视、责任可证,通过清单式明责、对账式销号、复盘式提升的动态闭环管理,确保所有修改精准对标、规范执行、无一遗漏,为高质量打造《哈尔滨市全面小康志》构筑起坚实的质量防线与数据基石。

下一步,市委史志研究室将持续紧盯目标节点,聚焦史实核校、框架优化、专家审读等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硬作风,全面投入推进《哈尔滨市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努力打造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志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