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精准指导助申报 工业遗产焕新彩 —— 牡丹江市委史志研究室助力镜泊湖发电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2025年10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始建于1937年的镜泊湖发电厂成功入选,成为黑龙江省电力行业首个国家工业遗产、国家电网东北地区首批入选项目。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离不开牡丹江市委史志研究室的申报助力。作为工业遗产申报的“顾问”,史志工作者深挖史料、梳理脉络、佐证价值,让沉睡的文献转化为申报的硬核支撑,为这座承载着八十余年风雨的工业地标插上了“文化翅膀”。

国家工业遗产申报的核心在于凸显历史价值、科技价值与社会价值。镜泊湖发电厂的历史跨度涵盖日伪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新中国建设多个阶段,其复杂的历史脉络需要精准的史料佐证。为推动镜泊湖发电厂国家工业遗产申报工作顺利开展,2025年3月,市委史志研究室接到市工信局专项邀请,对镜泊湖发电厂申报国家工业遗产项目书进行审阅修改工作。由室副主任王志民带队,四级调研员郑莉协同,志鉴、党史、组织史三个科室抽出精干力量组建专业指导小组,对《镜泊湖发电厂国家工业遗产申报书》展开全面细致、严谨精准的审阅。

 691d6692e05eb.png

指导小组立足史志研究专业优势,结合国家工业遗产申报评价标准,从志鉴规范、科研价值阐述、历史脉络梳理等多个核心层面深入剖析,精准指出申报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指导小组从《牡丹江市志》《宁安县志》《牡丹江电力工业志》等地方志、行业志、地方史中抽丝剥茧,系统梳理电厂发展关键节点。通过比对原始记载,精准还原了“1946 年修复电厂,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等史实,厘清了电厂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第一座为人民政权发电的水电厂”的独特地位。3月25日上午,市委史志研究室与市工信委、镜泊湖发电厂相关工作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申报书的完善方向、历史资料补充、遗产价值提炼等内容充分交流、凝聚共识,为申报书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镜泊湖发电厂作为我国早期中型水电厂,始建于 1937 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电力工业的沧桑巨变,承载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动力”精神,留存了日伪时期厂房、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电机组部件等珍贵遗存,其工业遗产价值突出。市委史志研究室的专业指导,有效提升了申报材料的规范性、严谨性与说服力,为电厂成功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镜泊湖发电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不仅是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也为牡丹江市工业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力。市委史志研究室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挖掘地方工业遗产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为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贡献史志力量。

 

(来源:牡丹江市委史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