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31年(民国二十年)
1931年(民国二十年) 12月 5日,本县军、政、警、学、商、农、绅士及全体民众通电抗日。电文为:“肇东全境有壮丁七万人,枪马齐备者亦有一万五千余人。现已开全体民众大会,共同议决,一律编为反日救国军,甘愿为马主席(马占山)前驱,歼彼小丑,还我国土”。 12月7日下午2时,驻甜草岗护路军四、五十...
1932年(伪满大同元年)
1932年(伪满大同元年) 3月1日,伪县政府建立,民国时期末任县长程汝霖继任县长。 春,满沟站流行霍乱病,每日死亡二、三十人,计死亡五、六百人。 5月15日,李海青率部万余人攻打昌五城,5月23日攻克。伪县长程汝霖和行政科长吴鸿义两人被抓获枪毙。 5月 26日,中村茂一中佐带领日本军从昌五...
1933年(伪满大同二年)
1933年(伪满大同二年) 1月,改编警察队,强化行政警察, 一个行政警察大队辖两个中队、六个小队,共有官警二百七十九名,专行讨伐事务。 4月15日,奉省令将公安局改为警务局。 7月,将东省特别区改为北满特别区,满沟站、宋站属于该区管辖。 7月,根据伪满政府的县改组办法,将县政府改称县公署。...
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
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 4月1日,设师范讲习所一处。 4月,县成立佛教会。 5月,县成立道德会。 5月,县城至肇源县、县城至兰西县两条警备道竣工。 8月,在满沟站六道街创设庙宇三圣宫一处,内有道士蔡永喜等三人,为龙门派。 8月,在昌五城景星区创设回教伊斯兰协和会一处,马德宝为代表人。...
1935年(伪满康德二年)
1935年(伪满康德二年) 5月,奉省令组织体育会一处。 6月 10日,修筑肇涝(昌五至涝洲)、肇丰(昌五至肇州县丰乐镇)、满兰(满沟至兰西县)、肇宋(昌五至宋站)等四条警备道。 7月,在昌五城北官区创设庙宇九圣宫一处,宫内有道士宋诚山等人,为龙门派。 7月,实行新制度量衡,县令各商号一律改...
1936年(伪满康德三年)
1936年(伪满康德三年) 3月18日,制定保甲规约,6月23日成立保甲联合会,全年缴收保甲费八百万零八千元。 4月,施行日语讲习会简章,开设日语讲习所。 5月30日,县修筑的宋周(宋站至周花屯)警备道竣工。 6月1日,成立童子团,下设三个分团,共计八十四人。 6月10日,分别在城区、满沟...
1937年(伪满康德四年)
1937年(伪满康德四年) 1月,王光旭任县长。 6月,开始在满沟站建筑县公署新厅舍(今第二中学办公楼),12月竣工,12月3日县公署由昌五城迁到满沟站。 6月20日,在满沟站东郊挖排水沟一条,宽十米,深三米,长一万五千七百五十米,于本年11月15日竣工。 6月,肇东至兰亭的县警备道竣工。 ...
1938年(伪满康德五年)
1938年(伪满康德五年) 3月,在宋站东北八公里处的吴四老爷屯设开拓组合一处, 内有日本国山形县移来的日本人开拓团先遣队十户。 4月1日,将宋站商会废止。将满沟、昌五两商会改为商工公会。 4月,在满沟站四明区创设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一处,奚荣羔为代表人。 4月,满沟站十二家中国粮栈所雇佣的三...
1939年(伪满康德六年)
1939年(伪满康德六年) 1月1日,废止保甲制度,施行街村制度。全县划为两个街、十八个村。 4月1日,在满沟街设县立苗圃一处,面积为十陌①。 6月22日,傅广义任县长。 实施物资(生活必须品)统制。开始实行传票制,7月实行通帐制。 6月,宣化至承平(今属安达县辖)、金山至洪和、姜家至赵家...
1940年(伪满康德七年)
1940年(伪满康德七年) 4月和9月,要勤劳俸仕两次,计六百人。 5月1日,省令公布将满沟街改为肇东街。 5月 29日晚,姚明久等人在前金山屯(今明久屯)小学校,秘密组织“北满抗日救国总会金山分会”。曹万芳任会长,姚明久任组织部长,并掌管“北满抗日救国总会金山分会”印章和发展组织名单,同时兼...
1941年(伪满康德八年)
1941年(伪满康德八年) 1月5日,哈尔滨王岗驻军第三航空队约一百三十余人起义,经本县兰亭、太平、郝家粉房等地,西去肇州县。 3月21日,抗日救国会“三肇”分会会长姚明久在肇州县城南门外遇难。 4月2日,张立藩任县长。 4月和7月,要勤劳俸仕两次,计六百人。 5月5日,绥化县发生六级地震...
1942年(伪满康德九年)
1942年(伪满康德九年) 3月,本县征兵二百五十人。 8月,于文英任县长。 9月2日,绥化县发生六级地震,本县有震感。 10月,在肇东街西部(今花园一带),建立日本靖国神社一处。 11月6日,公布《农产品强制出卖法》。从此凡发现群众有食用大米、面粉者,均视为经济犯罪。
1943年(伪满康德十年)
1943年(伪满康德十年) 9月 18日,伪满洲国公布《思想矫正法》,开始捕捉“思想犯”。“莫谈国事”等字条携带纷纷出现在旅店、饭店等公共场所。 12月 21日,伪满洲国公布《国民身份证法》,规定凡十五岁以上的男人,身份证(亦称国民手帐)必须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12月25日,在县城南修建关东...
1944年(伪满康德十一年)
1944年(伪满康德十一年) 2月,冯焕章任县长。 3月,被征去饶河县的勤劳俸仕为一千零五十人。 5月,伪县公署强制动员肇东街靠关东军仓库附近的居民迁移到县城西郊居住, 故当时称为“新地号”。 8月14日,伪满洲国公布《农产品管理法》,农民以出荷粮兑换“更生布”、“花洋布”等。
1945年(伪满康德十二年)
1945年(伪满康德十二年) 成立肇东国立女子师道学校一所。 8月 13日晚,副县长小野丰及在肇东街的日本人乘马车逃往昌五,后又逃往肇州县。临逃前焚烧了有关军事机密文件和书籍。 8月15日,以伪县长冯焕章为首,组成了地方维持会。 8月17日,伪警察队改编成警备大队。群众称其为“白帽箍”①。 ...
«
1
2
...
11890
11891
11892
11893
11894
11895
11896
...
17821
17822
»